Contact Us to Reach Chinese Companies Searching for Business Park Space in the United States
首页 园区库首页 园区库列表 金陵松江工业园区

金陵松江工业园区

市县级
园区面积:43.7 平方公里
园区电话:021-57767316 021-58997067
邮政编码: 201600
主导产业: 制药,新材料,电子信息,石油化工
投资要素
上下游配套
基本信息
政策优势
产业分布
第三方服务
点评
  • 投资成本
  • 园区载体
  • 园区介绍
  • 园区新闻
  • 园区地图

投资成本

土地挂牌价格:120.0万元/亩起
(以实际政策为准)
投资强度:600万元/亩起
环保要求:税收要求:100万元/亩起
厂房出租价格区间:20 ~ 30 元/月•㎡厂房出售价格区间:3000 ~ 50000 元/㎡
写字楼出租价格区间:70 ~ 150 元/月•㎡写字楼出售价格区间:20000 ~ 50000 元/㎡

园区介绍

松江综合保税区由松江出口加工区整合升级而成。原松江出口加工区于2000年4月27日经国务院批复设立,是全国首批、上海首家出口加工区。

2018年9月4日国务院批复同意上海松江出口加工区整合升级为松江综合保税区。2019年9月27日,松江综合保税区通过验收,同年10月28日正式挂牌。挂牌一年以来,松江综保区抢抓转型机遇、巧借政策东风,以国务院“二十一条”为总抓手,以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的“五大中心”为总目标,以招商引资引税为主任务,积极推动制度创新,丰富产业业态,促进资源集聚,优化营商环境。园区由A区和B区组成,总封关面积4.10平方公里,其中A区2.88平方公里,B区1.22平方公里。

截止目前,区内共落户321家企业(挂牌后新项目213家)。其中,广达、国基、豪威、恒大等加工贸易型企业64家,华松、挚臻等生产服务型企业(保税物流等)50家,庄信万丰、金安国纪、汉斯格雅等总部型、贸易型企业193家,其他类型(餐饮、置业等)企业14家。2019年全年,松江综保区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416.65亿元,同比下降3.41%;实现进出口总额1781.9亿元,同比下降2.3%;完成海关税收入库金额22.34亿元,工商税收4.02亿元。其中,2019年全年松江综保区的进出口总额位列上海市各综保区之首,居全国各特殊监管区第六。

2020年1-9月,松江综保区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162亿元,同比上升13%,实现工商税收4.32亿元,同比上升26%。2020年1-8月实现进出口总额1270.80亿元,同比上升9%;完成海关税收入库11.82亿元,同比下降20.6%。其中,1-8月进出口额继续保持上海市各综合保税区第一名,位列全国各综合保税区第五名。预计今年全年工业总产值超过1500亿元,进出口总额超过1900亿元,工商税收近5亿元。

自综保区验收挂牌以来,招商引资工作是重中之重。松江综保区依托国务院“二十一条”和区政府下发的《关于促进松江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全方位多渠道推进招商引资工作,以推动松江综保区向模式多样化、业态多元化发展,成为联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重要平台。
截止目前,综保区引进新项目213家,其中总部型、商贸型186家,生产型6家,生产服务型项目21家。这些项目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总额将达到489.1亿元,年税收总额将达到17.63亿元。

综合保税区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在内陆地区,以虚拟港口为依托,在特定区域内,具有保税港区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由海关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保税港区管理暂行办法》进行管理,执行保税港区的税收和外汇政策,集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出口加工区、港口的功能于一身,可以发展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它是除自贸试验区外,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目前,松江综合保税区适用“跨境电商”、“一般纳税人”、“货物分类监管”等试点政策,G60科创走廊产业发展政策以及《国务院关于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二十一条”)相关政策。

松江出口加工区升级为松江综合保税区,是新时代国家赋予的又一次发展机遇,增强了对外开放优势,提高了G60科创走廊的核心竞争力。作为G60科创走廊的战略枢纽,松江综合保税区为“一廊九区”搭建了进口、转口、出口的重要平台,肩负着联动九城、辐射长三角的重大使命。松江综合保税区将积极对标《国务院关于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服从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推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6+X”产业集群发展,以做精做强加工制造中心为基础,以大力打造物流分拨中心为重点,以努力发展研发设计中心、检测维修中心、销售服务中心为新动能、新方向,打造成为深化制度型对外开放的新高地、连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新平台、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载体。

园区地图

搜索当地供应商
按产业查找

园区信息

园区面积:43.7 平方公里园区电话:021-57767316 021-58997067
园区地址:上海市广富林路5155号
主导产业:制药,新材料,电子信息,石油化工

经营成本

水价:2 元/m³商业用电:0.641 元/度
大工业用电:0.556 元/度工业电价(高峰):1.106 元/度
工业电价(低谷):0.316 元/度工业电价(平时):0.678 元/度
天然气:3 元/m³ (按季度调整)污水处理:518 元/吨
最低工资标准:2590 元/月普通工人:5000-8000 元/月
土地使用税:应纳城镇土地使用税额=应税土地的实际占用面积×适用单位税额(一般规定每平方米的年税额,大城市为0.50~10.00元;中等城市为0.40~8.00元;小城市为0.30~6.00元;县城、建制镇、工矿区为0.20~4.00元)

环境配套

货运站距离:距离6公里高铁距离:距离9公里
港口距离:距离40公里机场距离:距离30公里
区位介绍:松江区位于长江三角洲内上海市西南部,地处东经121°45’,北纬31°,在黄浦江中上游。松江区总面积604.64平方公里,占上海市总面积的9.5%,整个区域南宽北窄,略呈梯形,其中陆地面积占87.9%,水域面积占12.1%。东与闵行区、奉贤区为邻,南、西南与金山区交界,西、北与青浦区接壤。东北距上海市中心约40公里。
公路运输:沪昆高速公路、沪渝高速公路、沈海高速公路等
铁路运输:京沪铁路,沪宁铁路,沪杭铁路,京沪高铁,沪宁高铁,沪杭高铁,沪汉蓉高铁,沪昆铁路,磁悬浮线路
本市住房均价:730000 元/㎡
园区生活配套:便利,丰富
居住环境:气候适宜、治安良好、环境舒适
超市:尚优玛特购物广场、农工商超市、好又多
商业环境:经商氛围浓郁
百货商场:联江购物中心、万达广场、百联奥特莱斯广场
酒店商务:维也纳国际酒店、松江假日酒店、希岸酒店、汉庭酒店
休闲娱乐:宋代兴圣教寺塔(俗称方塔)、佘山天文台、广富林遗址、明代照壁、秀道者塔
医疗: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海市松江中心医院、
教育: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小区)、东华大学松江小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松江小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松江小区)

发展规划

松江综合保税区由松江出口加工区整合升级而成。原松江出口加工区于2000年4月27日经国务院批复设立,是全国首批、上海首家出口加工区。

2018年9月4日国务院批复同意上海松江出口加工区整合升级为松江综合保税区。2019年9月27日,松江综合保税区通过验收,同年10月28日正式挂牌。挂牌一年以来,松江综保区抢抓转型机遇、巧借政策东风,以国务院“二十一条”为总抓手,以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的“五大中心”为总目标,以招商引资引税为主任务,积极推动制度创新,丰富产业业态,促进资源集聚,优化营商环境。园区由A区和B区组成,总封关面积4.10平方公里,其中A区2.88平方公里,B区1.22平方公里。

截止目前,区内共落户321家企业(挂牌后新项目213家)。其中,广达、国基、豪威、恒大等加工贸易型企业64家,华松、挚臻等生产服务型企业(保税物流等)50家,庄信万丰、金安国纪、汉斯格雅等总部型、贸易型企业193家,其他类型(餐饮、置业等)企业14家。2019年全年,松江综保区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416.65亿元,同比下降3.41%;实现进出口总额1781.9亿元,同比下降2.3%;完成海关税收入库金额22.34亿元,工商税收4.02亿元。其中,2019年全年松江综保区的进出口总额位列上海市各综保区之首,居全国各特殊监管区第六。

2020年1-9月,松江综保区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162亿元,同比上升13%,实现工商税收4.32亿元,同比上升26%。2020年1-8月实现进出口总额1270.80亿元,同比上升9%;完成海关税收入库11.82亿元,同比下降20.6%。其中,1-8月进出口额继续保持上海市各综合保税区第一名,位列全国各综合保税区第五名。预计今年全年工业总产值超过1500亿元,进出口总额超过1900亿元,工商税收近5亿元。

自综保区验收挂牌以来,招商引资工作是重中之重。松江综保区依托国务院“二十一条”和区政府下发的《关于促进松江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全方位多渠道推进招商引资工作,以推动松江综保区向模式多样化、业态多元化发展,成为联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重要平台。
截止目前,综保区引进新项目213家,其中总部型、商贸型186家,生产型6家,生产服务型项目21家。这些项目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总额将达到489.1亿元,年税收总额将达到17.63亿元。

综合保税区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在内陆地区,以虚拟港口为依托,在特定区域内,具有保税港区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由海关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保税港区管理暂行办法》进行管理,执行保税港区的税收和外汇政策,集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出口加工区、港口的功能于一身,可以发展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它是除自贸试验区外,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目前,松江综合保税区适用“跨境电商”、“一般纳税人”、“货物分类监管”等试点政策,G60科创走廊产业发展政策以及《国务院关于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二十一条”)相关政策。

松江出口加工区升级为松江综合保税区,是新时代国家赋予的又一次发展机遇,增强了对外开放优势,提高了G60科创走廊的核心竞争力。作为G60科创走廊的战略枢纽,松江综合保税区为“一廊九区”搭建了进口、转口、出口的重要平台,肩负着联动九城、辐射长三角的重大使命。松江综合保税区将积极对标《国务院关于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服从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推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6+X”产业集群发展,以做精做强加工制造中心为基础,以大力打造物流分拨中心为重点,以努力发展研发设计中心、检测维修中心、销售服务中心为新动能、新方向,打造成为深化制度型对外开放的新高地、连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新平台、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载体。

政策分布
暂无产业分布数据
暂无城市介绍
暂无园区企业
金融
人才
法律
财务
物流
咨询/环评/安保
教育
医疗
劳务中介
政府
保险

学校介绍

复旦大学(Fudan University),简称“复旦”,位于中国上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985工程、211工程、双一流A类,入选“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为“九校联盟”(C9)、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环太平洋大学协会的重要成员,是一所世界知名、国内顶尖的全国重点大学。 [1-2] 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创始人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首任校董为国父孙中山。校名“复旦”二字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名句“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意在自强不息,寄托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1917年复旦公学改名为私立复旦大学;1937年抗战爆发后,学校内迁重庆北碚,并于1941年改为“国立”;1946年迁回上海江湾原址;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复旦大学成为以文理科为基础的综合性大学;1959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2000年,原复旦大学与原上海医科大学合并成新的复旦大学。截至2017年5月,学校占地面积244.9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0.20万平方米。 复旦师生谨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严守“文明、健康、团结、奋发”的校风,力行“刻苦、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发扬“爱国奉献、学术独立、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复旦精神,以服务国家为己任,以培养人才为根本,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贡献。
华东理工大学(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华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具有理工特色,覆盖理、工、农、医、经、管、文、法、艺术、哲学、教育11个学科门类的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成员;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1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111计划”;是全国首批招收研究生的学校之一,是中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大学之一,是国家首批实施自主招生改革的22所高校之一,是首批六所设有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创新型、综合类研究型大学之一。在2016年发布的三大世界大学排名中,华东理工大学均进入世界前500强,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列中国大陆第15;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列中国大陆第21;在ARWU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列中国大陆第24。 华东理工大学原名华东化工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00多年前的南洋公学和震旦学院,1952年10月由交通大学(上海)、震旦大学(上海)、大同大学(上海)、东吴大学(苏州)、江南大学(无锡)等校化工系合并组建而成,1993年2月更为现名,1997年上海市参与共建共管。 截至2017年12月,学校设有徐汇校区、奉贤校区和金山科技园区三部分,占地面积2652亩,建筑面积92万余平方米。
上海财经大学(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简称“上海财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经、管、法、文、理、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研究型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国家海外高层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111计划”;是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由教育部、财政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建。 学校源于1917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开设的商科,它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研究商学的高等学府。1921年商科扩充改组并迁址上海,成立“国立东南大学分设上海商科大学”。此后历经“国立中央大学商学院”、“国立上海商学院”、“上海财政经济学院”、“上海财经学院”等多个历史阶段,在1985年9月定名为上海财经大学。 截止至2017年9月,上海财经大学占地面积826亩,设有三个校区,主校区位于国定路777号,中山北一路校区位于中山北一路369号,昆山路校区位于昆山路146号。学校有专职教师1043人,有各类在校生20419人,其中全日制15159人。从学生分类看,本科生8041人,硕士生6053人,博士研究生1166,学历学位留学生826人。
上海交通大学(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简称“上海交大”,位于中国直辖市上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中国历史最悠久、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之一, [1] 位列“985工程”、“211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入选“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为九校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Universitas 21、21世纪学术联盟的重要成员。 [1-3] 学校创建于1896年,原名南洋公学,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多个源头之一;1911年更名为“南洋大学堂”,1929年更名为“国立交通大学”,1949年更名为“交通大学”;1955年,学校迁往西安,分为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和西安部分;1959年两部分独立建制,上海部分启用“上海交通大学”校名;1999年,原上海农学院并入学校;2005年,学校与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为新的上海交通大学。 [2-3] 截至2016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有徐汇、闵行、黄浦、长宁、七宝、浦东等6个校区,总占地面积300余万平方米;共有28个学院/直属系,21个研究院,13家附属医院,2个附属医学研究所,12个直属单位;有全日制本科生(国内)16195人、研究生(国内)30270人,学位留学生2401人;有专任教师2835名,其中教授891名,两院院士46名(含双聘);有本科专业64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38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56个
华东师范大学(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华东师大”,位于中国上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985工程”、“211工程”,入选国家“2011计划”、“111计划”和“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长三角高校合作联盟”、“金砖国家大学联盟”、“亚太高校书院联盟”、“中日人文交流大学联盟”成员,设有研究生院和国家大学科技园,是教育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和国家海洋局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 [1-2] 华东师范大学成立于1951年10月16日,是以大夏大学(1924年)、光华大学(1925年)为基础,同时调进圣约翰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和浙江大学等高校的部分系科,在大夏大学原址上创办的。1972年与上海师范学院、上海体育学院等院校合并,改名上海师范大学。1980年恢复华东师范大学校名。1996年被列入“211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大学行列。1997-1998年,上海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上海教育学院和上海第二教育学院先后并入。2006年,教育部和上海市决定共建华东师范大学,学校进入国家“985工程”高校行列。2017年进入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行列。 [3] 截至2018年3月,学校有闵行、中山北路两个校区,校园占地总面积约207公顷;设有3个学部,29个全日制学院,4个书院,7个实体研究院,1个管理型学院,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4856人;在校博士研究生2969人,硕士研究生16327人;在校留学生(学历生)2274人。
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简称“同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由教育部、国家海洋局和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历史悠久、享有盛誉的中国著名高等学府,是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收生标准最严格的中国大学之一;入选“2011计划”、“珠峰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111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中美“10+10”计划入选高校;是全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学合作联盟、国际设计艺术院校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卓越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欧工程教育平台、国际绿色校园联盟、同济—伯克利工程联盟成员,为中央直管副部级院校。 [1-2] 同济大学的前身是1907年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在上海创办的德文医学堂;翌年改名同济德文医学堂;1912年与创办不久的同济德文工学堂合并,更名为同济德文医工学堂;1923年正式定名同济大学;1927年成为国立同济大学,是中国最早的七所国立大学之一。 截至2017年12月,同济大学设有38个学院和二级办学机构,7家附属医院,6所附属中小学。有四平路、嘉定、沪西、沪北等四个校区,占地面积3840亩,建筑总面积175余万平方米,图书馆总藏书量407万余册。 有全日制本科生17339人,硕士研究生14883人,博士研究生4940人。另有外国留学生3523人。校友中当选两院院士的有140余人。

松江综合保税区由松江出口加工区整合升级而成。原松江出口加工区于2000年4月27日经国务院批复设立,是全国首批、上海首家出口加工区。

2018年9月4日国务院批复同意上海松江出口加工区整合升级为松江综合保税区。2019年9月27日,松江综合保税区通过验收,同年10月28日正式挂牌。挂牌一年以来,松江综保区抢抓转型机遇、巧借政策东风,以国务院“二十一条”为总抓手,以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的“五大中心”为总目标,以招商引资引税为主任务,积极推动制度创新,丰富产业业态,促进资源集聚,优化营商环境。园区由A区和B区组成,总封关面积4.10平方公里,其中A区2.88平方公里,B区1.22平方公里。

截止目前,区内共落户321家企业(挂牌后新项目213家)。其中,广达、国基、豪威、恒大等加工贸易型企业64家,华松、挚臻等生产服务型企业(保税物流等)50家,庄信万丰、金安国纪、汉斯格雅等总部型、贸易型企业193家,其他类型(餐饮、置业等)企业14家。2019年全年,松江综保区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416.65亿元,同比下降3.41%;实现进出口总额1781.9亿元,同比下降2.3%;完成海关税收入库金额22.34亿元,工商税收4.02亿元。其中,2019年全年松江综保区的进出口总额位列上海市各综保区之首,居全国各特殊监管区第六。

2020年1-9月,松江综保区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162亿元,同比上升13%,实现工商税收4.32亿元,同比上升26%。2020年1-8月实现进出口总额1270.80亿元,同比上升9%;完成海关税收入库11.82亿元,同比下降20.6%。其中,1-8月进出口额继续保持上海市各综合保税区第一名,位列全国各综合保税区第五名。预计今年全年工业总产值超过1500亿元,进出口总额超过1900亿元,工商税收近5亿元。

自综保区验收挂牌以来,招商引资工作是重中之重。松江综保区依托国务院“二十一条”和区政府下发的《关于促进松江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全方位多渠道推进招商引资工作,以推动松江综保区向模式多样化、业态多元化发展,成为联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重要平台。
截止目前,综保区引进新项目213家,其中总部型、商贸型186家,生产型6家,生产服务型项目21家。这些项目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总额将达到489.1亿元,年税收总额将达到17.63亿元。

综合保税区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在内陆地区,以虚拟港口为依托,在特定区域内,具有保税港区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由海关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保税港区管理暂行办法》进行管理,执行保税港区的税收和外汇政策,集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出口加工区、港口的功能于一身,可以发展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它是除自贸试验区外,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目前,松江综合保税区适用“跨境电商”、“一般纳税人”、“货物分类监管”等试点政策,G60科创走廊产业发展政策以及《国务院关于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二十一条”)相关政策。

松江出口加工区升级为松江综合保税区,是新时代国家赋予的又一次发展机遇,增强了对外开放优势,提高了G60科创走廊的核心竞争力。作为G60科创走廊的战略枢纽,松江综合保税区为“一廊九区”搭建了进口、转口、出口的重要平台,肩负着联动九城、辐射长三角的重大使命。松江综合保税区将积极对标《国务院关于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服从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推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6+X”产业集群发展,以做精做强加工制造中心为基础,以大力打造物流分拨中心为重点,以努力发展研发设计中心、检测维修中心、销售服务中心为新动能、新方向,打造成为深化制度型对外开放的新高地、连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新平台、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载体。

评论

全部评论

  • 园区回复
暂无评论
还可以输入150个字
感谢您的留言

3s后自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