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 Us to Reach Chinese Companies Searching for Business Park Space in the United States
首页 园区库首页 园区库列表 株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株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国家级
园区面积:328 平方公里
园区电话:0731-28665800
主导产业: 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轨道交通装备
投资要素
上下游配套
基本信息
政策优势
产业分布
第三方服务
点评
  • 投资成本
  • 园区介绍
  • 园区新闻
  • 园区地图

投资成本

土地挂牌价格:22.0万元/亩起
(以实际政策为准)
投资强度:200.0万元/亩起
环保要求:税收要求:10万元/亩起
厂房出租价格区间:2 ~ 10 元/月•㎡厂房出售价格区间:2500 ~ 3600 元/㎡
写字楼出租价格区间:2 ~ 10 元/月•㎡写字楼出售价格区间:5000 ~ 7500 元/㎡

园区介绍

株洲高新区成立于1992年5月,同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0年,经科技部批准同意并不断完善,株洲高新区实行“一区四园”的发展格局。“一区”,即株洲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四园”,即河西示范园、田心高科园、董家塅高科园、金山科技工业园。株洲市天元区建区于1997年7月,2000年底高新区与天元区进行职能归并、效能整合,实行统一的领导体制、财政体制、人事管理和机构设置,构筑了“株洲新区”。2008年12月,成为全省“两型”社会建设五个核心示范区之一(株洲天易示范区)。2011年2月,经省政府批准行政区划调整,现辖三个街道、四个镇,总面积328平方公里,人口30万。


 


  经过第一个十年“初创探索期”(1992-2002)和第二个十年“二次创业期”(2002-2012)的发展,株洲新区累计投入200多亿元进行园区开发建设,带动新型城市化、新型工业化进程快速发展。区域空间上,从1992年的一片荒丘菜地起步,发展为建成区和在建区域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两环三道”、“七纵四横”的城市骨干道路网络体系已经形成,城市道路均已实现美化、绿化、亮化,湘江风光带环抱新区,武广高铁、京珠高速穿越新城,栗雨中央商务区、体育中心、湖南工业大学、武广客运株洲西站、神农城、湘水湾等一批重大项目已经建成。产业布局上,坚持高新技术产业先导、环境发展、项目带动发展战略,累计开发工业用地15000亩,建设了一座美丽、繁荣、文明的现代科技新城。占地2.36平方公里的天台工业园全面建成,园区内有时代新材、钻石切削、时菱交通、时代电子、南方阀门等70余家工业企业,年产值超过90亿元。规划面积14.17平方公里的栗雨工业园基本建成,中小企业促进园、硬质合金园、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等专业园区分布其中,北汽集团、唐人神、南车风电、炎帝生物、太子奶等各类企业260余家,年产值超过180亿元,与之配套的中央商务区加快建设,引进香港佳兆业、美的房产、万豪酒店等一批知名配套项目,实现了由纯工业园向综合性产业园区的华丽转型。规划面积27平方公里的新马创新城是近几年开发建设的主阵地,累计投入开发资金45亿元,湘煤立达矿山装备制造基地、中建五局光伏幕墙、株硬精密工具产业园、中国动力谷自主创新园、新马EBD、汽车博览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入驻建设。作为株洲向南发展和新区未来产业承载的主阵地,237平方公里的天易科技城正在规划建设。经过多年发展,新区逐步形成了先进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食品医药等主导产业和轨道交通装备、通用航空、硬质合金深加工、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装备等特色产业集群。新区先后获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轨道交通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等16项国家级荣誉,和省文明城区、省平安区、省为民办实事先进集体等50余项省级荣誉,已成为株洲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极、城市拓展的主阵地和社会文明的展示窗。


 


  从2013年开始,株洲高新区进入了第三个十年的创新驱动、战略提升发展阶段,基于自身较强的动力产业优势,提出以株洲高新区最先进的机车牵引引擎、最强大的航空动力引擎和最环保的汽车动力引擎为核心助推器,着力打造以“中国轨道交通城、中南地区通用航空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城”为支撑的中国动力谷,目前已经纳入科技部和湖南省共建项目。2014年,高新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15亿元,工业总产值1635亿元,在国家级高新区新增至105家的情况下(2013年统计数据),株洲高新区在全国的排名稳中有进,综合实力位居第40位。天元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48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实现52.45亿,在短短4年时间内,财政收入分别迈上30亿、40亿、50亿台阶,连续三年进入全国百强区,是中部六省唯一入选的非省会城市辖区,各项工作彰显新区特色。


 


  一是科技创新驱动转型升级。2014年底,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得国家批复挂牌,为新区享受多个层面的国家政策支持,以及在各方面先行先试探索经验,带来重大历史机遇。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新区先后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55项,国家火炬计划74项,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90项,国家创新基金项目195项,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7个、省级21个,国家工程中心4个、省级18个,国家重点实验4个、省级12个,国家和省部级质量检验中心4个。创新创业环境显著改善,实施“万名人才计划”、“5211人才计划”等集聚创业创新人才行动,出台《关于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的意见》,对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科研创新团队,可一次性获得最高1000万元、500万元的资金支持,中国动力谷成功签约7个专家项目。制定瞪羚企业扶持办法,对瞪羚企业给予50—200万元的科技引导资金,累计向20家“瞪羚企业”发放扶持资金2200万元。设立“创新奖”“优秀科技成果奖”,累计发放奖励3260万元。创业孵化、投融资和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建成各类孵化场地及标准厂房200万平方米。加速推进金融与科技融合,先后组建8家融资性担保公司、5家科技银行、15家风投机构,为高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贷款规模达到10亿元。引导支持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日望电子等3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上市。


 


  二是重大项目催生发展活力。坚持“园区就是生命,项目就是灵魂”的发展理念,近3年来每年保持10000亩左右的征地规模和3000亩以上的用地规模,累计引进10亿元以上投资项目20个,建设重点项目100余个。2014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1亿元,园区企业融资规模超过200亿元,区级平台公司融资超过100亿元。目前,正在全面推进中国动力谷自主创新园、新马EBD、汽车博览园、汽车产业集群、月塘生态新城五大百亿工程建设。其中,中国动力谷自主创新园致力建设为全国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自主创新示范区,打造成为湖南科技创新示范区,项目总用地面积5382亩,计划2018年底全面建成,落地6-8个创新产业园项目,集聚2000-3000家小微企业与研发项目,每年可实现产值500亿元、税收25亿元。新马EBD(生态商务区)占地面积约9600亩,土地一二级开发总投资约230亿元,预计2018年建成后,形成300—400万平方米生态商务区,成为新马创新城高档商业配套区域。汽车博览园占地面积6300亩,项目总投资200亿元,总体定位为中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集多种业态为一体的汽车商贸平台、全国闻名的汽车文化及旅游目的地,建成后年营业额将超过300亿,提供就业岗位4.5万个,成为跨地域一站式汽车体验消费平台和现代城市标志地。汽车产业集群是新区发展的重中之重,占地面积5500亩,总投资260亿元,建成后将形成以北汽为龙头的年产50万辆乘用车、以南车时代电动为支撑的年产1万辆新能源电动车、以海纳川为代表的汽车零部件及物流三大平台,今后3年建成500亿元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区,5年建成千亿汽车产业集群,可实现税收25亿元。月塘生态新城项目规划商住用地2200亩,是目前全市最大的居住区,建筑总面积约36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20亿元,规划有配套中、小学、邻里中心、社区医院各1所,每年可持续提供约4000个工作就业岗位,财税贡献约3亿元,建成后将成为株洲市首屈一指、拥有完善配套、高品质环境和地区文化的新型城市化复合地区,可容6—8万人居住和生活。


 


  三是社会进步实现民生和谐。致力于早于全市2年、早于全省4年,率先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建成“两型”社会示范区,社会事业和民生福祉全面发展。社会保障富有特色,大力推进“省城乡统筹社会保障示范区”和“省城乡统筹充分就业示范区”建设,在新农保、养老、城乡参保率、农垦社保方面实现较高水平的社会保障城乡全覆盖,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水平保持全省领先。累计投入20亿元,建设用地面积146万平方米,完成21个小区1万余套安置房建设,有效解决了失地农民的安置问题,基本实现“边拆迁、边安置”。城市管理持续领先,健全运行市场化、管理网格化、作业精细化、考核标准化的城市管理体系,三项综合指标考核连续13年排名全市第一,吸引全国各地的考察团体来区调研观摩。社会事业亮点纷呈,成功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先进区,连续5家保持省级文明城区荣誉,连续8年保持全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区,连续6年保持全省平安区,人口计生工作连续7年保持国家优质服务先进区、连续18年获省模范区;安全生产工作2014年再次荣获全省先进县市区。


 


  未来10年,株洲新区将围绕中国动力谷的目标,按照既定的十年行动计划,在具体工作举措上实行“12345”,即突出“一”个主题:打造中国动力谷;实施“二”大步骤:建成创新型特色园区,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发展“三”大集群: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等三大千亿产业集群;建设“四”大园区:河西示范园、田心高科技工业园、董家塅高科园、金山科技工业园;推进“五”大工程:产业集群创新工程、企业技术创新工程、知识产权创新工程、人才支撑创新工程、金融服务创新工程。总体目标是:在产业上,形成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三大千亿产业集群;在空间上,建成“中国轨道交通城”、“中南地区通用航空城”和“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城”;在区域上,发展成为中国动力产业的聚集区、中部创新驱动的示范区、湖南乐业宜居的幸福区。

园区地图

搜索当地供应商
按产业查找

园区信息

园区面积:328 平方公里园区电话:0731-28665800
园区地址: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株洲大道北1号高新大厦101号
主导产业: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轨道交通装备

经营成本

水价:1.91 元/m³商业用电:1.03 元/度
大工业用电:0.639 元/度工业电价(高峰):1.708 元/度
工业电价(低谷):0.455 元/度工业电价(平时):0.949 元/度
天然气:3.48 元/m³ (按季度调整)污水处理:0.8 元/吨
最低工资标准:1580.0 元/月普通工人:2000.0 元/月
土地使用税: -

环境配套

货运站距离:距大托铺货运机场30公里高铁距离:距株洲火车西站5.3公里
港口距离:距株洲港8.6公里机场距离:距长沙黄花国际机场37公里
区位介绍:形成了 “两环两道”、 “七纵四横”的城区道路网络体系。株洲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发达,古有“南北通衢”之称,今有“北有郑州、南有株洲”之说。在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方面都独具优势,今天的株洲已发展成为中国物流、客流和信息流中心。
公路运输:京港澳高速(G4)、沪昆高速(G60)、泉南高速(G72)、衡炎高速、106国道、320国道、211省道及京港澳高速复线、沪昆高速复线和连接闽南、赣南、湘南的“三南”公路都在境内穿过。全长41.629公里的长株高速公路使得株洲和省会长沙距离更近。
铁路运输:京广、浙赣、湘黔三大铁路干线在此交汇;京广、沪昆、厦渝三条高铁交汇于此
本市住房均价:4378.0 元/㎡
园区生活配套:高新区基础设施、道路网水、电、气、通讯均已基本到位,管理机构和服务体系均已健全和完善。
居住环境:城市管理持续领先,健全运行市场化、管理网格化、作业精细化、考核标准化的城市管理体系,三项综合指标考核连续13年排名全市第一,各项设施
超市: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
商业环境:栗雨中央商务区。加速推进金融与科技融合,先后组建8家融资性担保公司、5家科技银行、15家风投机构,为高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贷款规模达到10亿元
百货商场:平和堂、王府井百货、高德置地(优托邦)、天虹百货、美美百货、华润万家、株洲百货
酒店商务:万豪大酒店、希尔顿大酒店、凯悦酒店、株洲华天大酒店
休闲娱乐:体育中心、湘水湾
医疗:株洲市人民医院、株洲市中心医院
教育:湖南工业大学、株洲市天元区天元中学、株洲市天元小学白鹤小学总校

发展规划

株洲高新区成立于1992年5月,同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0年,经科技部批准同意并不断完善,株洲高新区实行“一区四园”的发展格局。“一区”,即株洲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四园”,即河西示范园、田心高科园、董家塅高科园、金山科技工业园。株洲市天元区建区于1997年7月,2000年底高新区与天元区进行职能归并、效能整合,实行统一的领导体制、财政体制、人事管理和机构设置,构筑了“株洲新区”。2008年12月,成为全省“两型”社会建设五个核心示范区之一(株洲天易示范区)。2011年2月,经省政府批准行政区划调整,现辖三个街道、四个镇,总面积328平方公里,人口30万。

 

  经过第一个十年“初创探索期”(1992-2002)和第二个十年“二次创业期”(2002-2012)的发展,株洲新区累计投入200多亿元进行园区开发建设,带动新型城市化、新型工业化进程快速发展。区域空间上,从1992年的一片荒丘菜地起步,发展为建成区和在建区域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两环三道”、“七纵四横”的城市骨干道路网络体系已经形成,城市道路均已实现美化、绿化、亮化,湘江风光带环抱新区,武广高铁、京珠高速穿越新城,栗雨中央商务区、体育中心、湖南工业大学、武广客运株洲西站、神农城、湘水湾等一批重大项目已经建成。产业布局上,坚持高新技术产业先导、环境发展、项目带动发展战略,累计开发工业用地15000亩,建设了一座美丽、繁荣、文明的现代科技新城。占地2.36平方公里的天台工业园全面建成,园区内有时代新材、钻石切削、时菱交通、时代电子、南方阀门等70余家工业企业,年产值超过90亿元。规划面积14.17平方公里的栗雨工业园基本建成,中小企业促进园、硬质合金园、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等专业园区分布其中,北汽集团、唐人神、南车风电、炎帝生物、太子奶等各类企业260余家,年产值超过180亿元,与之配套的中央商务区加快建设,引进香港佳兆业、美的房产、万豪酒店等一批知名配套项目,实现了由纯工业园向综合性产业园区的华丽转型。规划面积27平方公里的新马创新城是近几年开发建设的主阵地,累计投入开发资金45亿元,湘煤立达矿山装备制造基地、中建五局光伏幕墙、株硬精密工具产业园、中国动力谷自主创新园、新马EBD、汽车博览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入驻建设。作为株洲向南发展和新区未来产业承载的主阵地,237平方公里的天易科技城正在规划建设。经过多年发展,新区逐步形成了先进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食品医药等主导产业和轨道交通装备、通用航空、硬质合金深加工、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装备等特色产业集群。新区先后获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轨道交通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等16项国家级荣誉,和省文明城区、省平安区、省为民办实事先进集体等50余项省级荣誉,已成为株洲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极、城市拓展的主阵地和社会文明的展示窗。

 

  从2013年开始,株洲高新区进入了第三个十年的创新驱动、战略提升发展阶段,基于自身较强的动力产业优势,提出以株洲高新区最先进的机车牵引引擎、最强大的航空动力引擎和最环保的汽车动力引擎为核心助推器,着力打造以“中国轨道交通城、中南地区通用航空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城”为支撑的中国动力谷,目前已经纳入科技部和湖南省共建项目。2014年,高新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15亿元,工业总产值1635亿元,在国家级高新区新增至105家的情况下(2013年统计数据),株洲高新区在全国的排名稳中有进,综合实力位居第40位。天元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48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实现52.45亿,在短短4年时间内,财政收入分别迈上30亿、40亿、50亿台阶,连续三年进入全国百强区,是中部六省唯一入选的非省会城市辖区,各项工作彰显新区特色。

 

  一是科技创新驱动转型升级。2014年底,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得国家批复挂牌,为新区享受多个层面的国家政策支持,以及在各方面先行先试探索经验,带来重大历史机遇。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新区先后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55项,国家火炬计划74项,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90项,国家创新基金项目195项,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7个、省级21个,国家工程中心4个、省级18个,国家重点实验4个、省级12个,国家和省部级质量检验中心4个。创新创业环境显著改善,实施“万名人才计划”、“5211人才计划”等集聚创业创新人才行动,出台《关于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的意见》,对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科研创新团队,可一次性获得最高1000万元、500万元的资金支持,中国动力谷成功签约7个专家项目。制定瞪羚企业扶持办法,对瞪羚企业给予50—200万元的科技引导资金,累计向20家“瞪羚企业”发放扶持资金2200万元。设立“创新奖”“优秀科技成果奖”,累计发放奖励3260万元。创业孵化、投融资和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建成各类孵化场地及标准厂房200万平方米。加速推进金融与科技融合,先后组建8家融资性担保公司、5家科技银行、15家风投机构,为高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贷款规模达到10亿元。引导支持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日望电子等3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上市。

 

  二是重大项目催生发展活力。坚持“园区就是生命,项目就是灵魂”的发展理念,近3年来每年保持10000亩左右的征地规模和3000亩以上的用地规模,累计引进10亿元以上投资项目20个,建设重点项目100余个。2014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1亿元,园区企业融资规模超过200亿元,区级平台公司融资超过100亿元。目前,正在全面推进中国动力谷自主创新园、新马EBD、汽车博览园、汽车产业集群、月塘生态新城五大百亿工程建设。其中,中国动力谷自主创新园致力建设为全国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自主创新示范区,打造成为湖南科技创新示范区,项目总用地面积5382亩,计划2018年底全面建成,落地6-8个创新产业园项目,集聚2000-3000家小微企业与研发项目,每年可实现产值500亿元、税收25亿元。新马EBD(生态商务区)占地面积约9600亩,土地一二级开发总投资约230亿元,预计2018年建成后,形成300—400万平方米生态商务区,成为新马创新城高档商业配套区域。汽车博览园占地面积6300亩,项目总投资200亿元,总体定位为中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集多种业态为一体的汽车商贸平台、全国闻名的汽车文化及旅游目的地,建成后年营业额将超过300亿,提供就业岗位4.5万个,成为跨地域一站式汽车体验消费平台和现代城市标志地。汽车产业集群是新区发展的重中之重,占地面积5500亩,总投资260亿元,建成后将形成以北汽为龙头的年产50万辆乘用车、以南车时代电动为支撑的年产1万辆新能源电动车、以海纳川为代表的汽车零部件及物流三大平台,今后3年建成500亿元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区,5年建成千亿汽车产业集群,可实现税收25亿元。月塘生态新城项目规划商住用地2200亩,是目前全市最大的居住区,建筑总面积约36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20亿元,规划有配套中、小学、邻里中心、社区医院各1所,每年可持续提供约4000个工作就业岗位,财税贡献约3亿元,建成后将成为株洲市首屈一指、拥有完善配套、高品质环境和地区文化的新型城市化复合地区,可容6—8万人居住和生活。

 

  三是社会进步实现民生和谐。致力于早于全市2年、早于全省4年,率先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建成“两型”社会示范区,社会事业和民生福祉全面发展。社会保障富有特色,大力推进“省城乡统筹社会保障示范区”和“省城乡统筹充分就业示范区”建设,在新农保、养老、城乡参保率、农垦社保方面实现较高水平的社会保障城乡全覆盖,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水平保持全省领先。累计投入20亿元,建设用地面积146万平方米,完成21个小区1万余套安置房建设,有效解决了失地农民的安置问题,基本实现“边拆迁、边安置”。城市管理持续领先,健全运行市场化、管理网格化、作业精细化、考核标准化的城市管理体系,三项综合指标考核连续13年排名全市第一,吸引全国各地的考察团体来区调研观摩。社会事业亮点纷呈,成功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先进区,连续5家保持省级文明城区荣誉,连续8年保持全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区,连续6年保持全省平安区,人口计生工作连续7年保持国家优质服务先进区、连续18年获省模范区;安全生产工作2014年再次荣获全省先进县市区。

 

  未来10年,株洲新区将围绕中国动力谷的目标,按照既定的十年行动计划,在具体工作举措上实行“12345”,即突出“一”个主题:打造中国动力谷;实施“二”大步骤:建成创新型特色园区,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发展“三”大集群: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等三大千亿产业集群;建设“四”大园区:河西示范园、田心高科技工业园、董家塅高科园、金山科技工业园;推进“五”大工程:产业集群创新工程、企业技术创新工程、知识产权创新工程、人才支撑创新工程、金融服务创新工程。总体目标是:在产业上,形成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三大千亿产业集群;在空间上,建成“中国轨道交通城”、“中南地区通用航空城”和“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城”;在区域上,发展成为中国动力产业的聚集区、中部创新驱动的示范区、湖南乐业宜居的幸福区。

政策分布
暂无产业分布数据
暂无城市介绍
暂无园区企业
金融
人才
法律
财务
物流
咨询/环评/安保
教育
医疗
劳务中介
政府
保险

学校介绍

株洲高新区成立于1992年5月,同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0年,经科技部批准同意并不断完善,株洲高新区实行“一区四园”的发展格局。“一区”,即株洲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四园”,即河西示范园、田心高科园、董家塅高科园、金山科技工业园。株洲市天元区建区于1997年7月,2000年底高新区与天元区进行职能归并、效能整合,实行统一的领导体制、财政体制、人事管理和机构设置,构筑了“株洲新区”。2008年12月,成为全省“两型”社会建设五个核心示范区之一(株洲天易示范区)。2011年2月,经省政府批准行政区划调整,现辖三个街道、四个镇,总面积328平方公里,人口30万。

 

  经过第一个十年“初创探索期”(1992-2002)和第二个十年“二次创业期”(2002-2012)的发展,株洲新区累计投入200多亿元进行园区开发建设,带动新型城市化、新型工业化进程快速发展。区域空间上,从1992年的一片荒丘菜地起步,发展为建成区和在建区域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两环三道”、“七纵四横”的城市骨干道路网络体系已经形成,城市道路均已实现美化、绿化、亮化,湘江风光带环抱新区,武广高铁、京珠高速穿越新城,栗雨中央商务区、体育中心、湖南工业大学、武广客运株洲西站、神农城、湘水湾等一批重大项目已经建成。产业布局上,坚持高新技术产业先导、环境发展、项目带动发展战略,累计开发工业用地15000亩,建设了一座美丽、繁荣、文明的现代科技新城。占地2.36平方公里的天台工业园全面建成,园区内有时代新材、钻石切削、时菱交通、时代电子、南方阀门等70余家工业企业,年产值超过90亿元。规划面积14.17平方公里的栗雨工业园基本建成,中小企业促进园、硬质合金园、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等专业园区分布其中,北汽集团、唐人神、南车风电、炎帝生物、太子奶等各类企业260余家,年产值超过180亿元,与之配套的中央商务区加快建设,引进香港佳兆业、美的房产、万豪酒店等一批知名配套项目,实现了由纯工业园向综合性产业园区的华丽转型。规划面积27平方公里的新马创新城是近几年开发建设的主阵地,累计投入开发资金45亿元,湘煤立达矿山装备制造基地、中建五局光伏幕墙、株硬精密工具产业园、中国动力谷自主创新园、新马EBD、汽车博览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入驻建设。作为株洲向南发展和新区未来产业承载的主阵地,237平方公里的天易科技城正在规划建设。经过多年发展,新区逐步形成了先进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食品医药等主导产业和轨道交通装备、通用航空、硬质合金深加工、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装备等特色产业集群。新区先后获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轨道交通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等16项国家级荣誉,和省文明城区、省平安区、省为民办实事先进集体等50余项省级荣誉,已成为株洲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极、城市拓展的主阵地和社会文明的展示窗。

 

  从2013年开始,株洲高新区进入了第三个十年的创新驱动、战略提升发展阶段,基于自身较强的动力产业优势,提出以株洲高新区最先进的机车牵引引擎、最强大的航空动力引擎和最环保的汽车动力引擎为核心助推器,着力打造以“中国轨道交通城、中南地区通用航空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城”为支撑的中国动力谷,目前已经纳入科技部和湖南省共建项目。2014年,高新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15亿元,工业总产值1635亿元,在国家级高新区新增至105家的情况下(2013年统计数据),株洲高新区在全国的排名稳中有进,综合实力位居第40位。天元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48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实现52.45亿,在短短4年时间内,财政收入分别迈上30亿、40亿、50亿台阶,连续三年进入全国百强区,是中部六省唯一入选的非省会城市辖区,各项工作彰显新区特色。

 

  一是科技创新驱动转型升级。2014年底,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得国家批复挂牌,为新区享受多个层面的国家政策支持,以及在各方面先行先试探索经验,带来重大历史机遇。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新区先后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55项,国家火炬计划74项,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90项,国家创新基金项目195项,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7个、省级21个,国家工程中心4个、省级18个,国家重点实验4个、省级12个,国家和省部级质量检验中心4个。创新创业环境显著改善,实施“万名人才计划”、“5211人才计划”等集聚创业创新人才行动,出台《关于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的意见》,对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科研创新团队,可一次性获得最高1000万元、500万元的资金支持,中国动力谷成功签约7个专家项目。制定瞪羚企业扶持办法,对瞪羚企业给予50—200万元的科技引导资金,累计向20家“瞪羚企业”发放扶持资金2200万元。设立“创新奖”“优秀科技成果奖”,累计发放奖励3260万元。创业孵化、投融资和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建成各类孵化场地及标准厂房200万平方米。加速推进金融与科技融合,先后组建8家融资性担保公司、5家科技银行、15家风投机构,为高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贷款规模达到10亿元。引导支持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日望电子等3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上市。

 

  二是重大项目催生发展活力。坚持“园区就是生命,项目就是灵魂”的发展理念,近3年来每年保持10000亩左右的征地规模和3000亩以上的用地规模,累计引进10亿元以上投资项目20个,建设重点项目100余个。2014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1亿元,园区企业融资规模超过200亿元,区级平台公司融资超过100亿元。目前,正在全面推进中国动力谷自主创新园、新马EBD、汽车博览园、汽车产业集群、月塘生态新城五大百亿工程建设。其中,中国动力谷自主创新园致力建设为全国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自主创新示范区,打造成为湖南科技创新示范区,项目总用地面积5382亩,计划2018年底全面建成,落地6-8个创新产业园项目,集聚2000-3000家小微企业与研发项目,每年可实现产值500亿元、税收25亿元。新马EBD(生态商务区)占地面积约9600亩,土地一二级开发总投资约230亿元,预计2018年建成后,形成300—400万平方米生态商务区,成为新马创新城高档商业配套区域。汽车博览园占地面积6300亩,项目总投资200亿元,总体定位为中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集多种业态为一体的汽车商贸平台、全国闻名的汽车文化及旅游目的地,建成后年营业额将超过300亿,提供就业岗位4.5万个,成为跨地域一站式汽车体验消费平台和现代城市标志地。汽车产业集群是新区发展的重中之重,占地面积5500亩,总投资260亿元,建成后将形成以北汽为龙头的年产50万辆乘用车、以南车时代电动为支撑的年产1万辆新能源电动车、以海纳川为代表的汽车零部件及物流三大平台,今后3年建成500亿元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区,5年建成千亿汽车产业集群,可实现税收25亿元。月塘生态新城项目规划商住用地2200亩,是目前全市最大的居住区,建筑总面积约36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20亿元,规划有配套中、小学、邻里中心、社区医院各1所,每年可持续提供约4000个工作就业岗位,财税贡献约3亿元,建成后将成为株洲市首屈一指、拥有完善配套、高品质环境和地区文化的新型城市化复合地区,可容6—8万人居住和生活。

 

  三是社会进步实现民生和谐。致力于早于全市2年、早于全省4年,率先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建成“两型”社会示范区,社会事业和民生福祉全面发展。社会保障富有特色,大力推进“省城乡统筹社会保障示范区”和“省城乡统筹充分就业示范区”建设,在新农保、养老、城乡参保率、农垦社保方面实现较高水平的社会保障城乡全覆盖,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水平保持全省领先。累计投入20亿元,建设用地面积146万平方米,完成21个小区1万余套安置房建设,有效解决了失地农民的安置问题,基本实现“边拆迁、边安置”。城市管理持续领先,健全运行市场化、管理网格化、作业精细化、考核标准化的城市管理体系,三项综合指标考核连续13年排名全市第一,吸引全国各地的考察团体来区调研观摩。社会事业亮点纷呈,成功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先进区,连续5家保持省级文明城区荣誉,连续8年保持全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区,连续6年保持全省平安区,人口计生工作连续7年保持国家优质服务先进区、连续18年获省模范区;安全生产工作2014年再次荣获全省先进县市区。

 

  未来10年,株洲新区将围绕中国动力谷的目标,按照既定的十年行动计划,在具体工作举措上实行“12345”,即突出“一”个主题:打造中国动力谷;实施“二”大步骤:建成创新型特色园区,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发展“三”大集群: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等三大千亿产业集群;建设“四”大园区:河西示范园、田心高科技工业园、董家塅高科园、金山科技工业园;推进“五”大工程:产业集群创新工程、企业技术创新工程、知识产权创新工程、人才支撑创新工程、金融服务创新工程。总体目标是:在产业上,形成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三大千亿产业集群;在空间上,建成“中国轨道交通城”、“中南地区通用航空城”和“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城”;在区域上,发展成为中国动力产业的聚集区、中部创新驱动的示范区、湖南乐业宜居的幸福区。

评论

全部评论

  • 园区回复
暂无评论
还可以输入150个字
感谢您的留言

3s后自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