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 Us to Reach Chinese Companies Searching for Business Park Space in the United States
首页 园区库首页 园区库列表 东莞(惠州)产业转移工业园

东莞(惠州)产业转移工业园

省级
园区面积:10.8 平方公里
园区电话:0752-6530222
邮政编码: 516898
主导产业: 制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建材卫浴,食品工业,物流仓储业
投资要素
上下游配套
基本信息
政策优势
产业分布
第三方服务
点评
  • 投资成本
  • 园区介绍
  • 园区新闻
  • 园区地图

投资成本

土地挂牌价格:18.0万元/亩起
(以实际政策为准)
投资强度:200万元/亩起
环保要求:税收要求:25万元/亩起
厂房出租价格区间:6 ~ 27 元/月•㎡厂房出售价格区间:300 ~ 6800 元/㎡
写字楼出租价格区间:3 ~ 7 元/月•㎡写字楼出售价格区间:8285 ~ 9982 元/㎡

园区介绍

       园区坚持“做严做高做集中生态工业”的原则,今年以来,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紧紧围绕电子信息、新材料、大健康医药三大主导产业,全面对标深圳、对接广佛开展精准招商,努力在服务提质、审批提速上下功夫,吸引高端项目落户。
       据介绍,截至目前,园区累计落户企业92家,其中1-5亿元项目57个,5-10亿元项目8个,10亿元以上项目3个;电子信息、大健康医药、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共56家(电子信息26家、大健康医药12家、新材料18家);已上市企业1家,正在做IPO主板上市准备企业10家,计划上市企业10家。此外,还引进信隆高新技术园(产业转型升级和集聚集群基地)、华工城•大湾区产业转移(龙门)科技园项目,进一步完善园区生产配套,延伸产业链条,加快产业集聚创新发展。
       26年来砥砺前行,龙门工业园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入园企业从“招”到“选”,园区产值从数千万到数十亿等一系列巨变,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引领龙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据介绍,下来,龙门将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及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大机遇,扎实推动园区各项建设工作任务。一是优化发展规划,规范项目管理工作。科学规划园区用地规模,预留未来发展空间,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加快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产业承载能力。二是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实施主导产业培育提升计划,促进主导产业集聚发展。鼓励发展工业大厦和高标准厂房,为中小企业提供低成本、高品质的发展空间。三是提升服务水平,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解放思想,转变作风,以积极的工作态度、以过硬的工作能力、以规范的工作职责,服务质效得到进一步提升,有效推进园区扩能增效、创新高质量发展。四是完善配套建设,优化投资营商环境。强化园区与城市基础设施无缝对接,推进产城融合发展。从制度机制、政策措施等方面着手,全力以赴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项目引进落户和动工建设提质提速提效、园区建设的质量水平和服务效率进一步提高。五是创新机制体制,推动园区管理高效运作。强化组织领导,举全县之力加快推进园区开发建设。探索建立财税管理机制,解决园区建设发展资金缺口问题,增强园区发展动力

园区地图

搜索当地供应商
按产业查找

园区信息

园区面积:10.8 平方公里园区电话:0752-6530222
园区地址: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金龙大道东50米
主导产业:制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建材卫浴,食品工业,物流仓储业

经营成本

水价:2.53 元/m³商业用电:0.71 元/度
大工业用电:0.60 元/度工业电价(高峰):1.18 元/度
工业电价(低谷):0.29 元/度工业电价(平时):0.71 元/度
天然气:3.45 元/m³ (按季度调整)污水处理:0.85 元/吨
蒸汽:蒸汽价格:160 元/m³
最低工资标准:1720 元/月普通工人:2000-5000 元/月
土地使用税:应纳城镇土地使用税额=应税土地的实际占用面积×适用单位税额(一般规定每平方米的年税额,大城市为0.50~10.00元;中等城市为0.40~8.00元;小城市为0.30~6.00元;县城、建制镇、工矿区为0.20~4.00元)

环境配套

货运站距离:距离泰美货运站52公里高铁距离:距离惠州站71公里
港口距离:距离惠州港131公里机场距离:距离惠州平潭机场95公里
区位介绍:东莞(惠州)产业转移工业园位于龙门县城东南部,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广河高速于2012年 1 月 10 日正式开通。优越的区位条件让园区能便捷地融入广州、深圳等珠三角中心城市一小时经济生活圈,具有承接产业区域性梯度转移的第一区位优势。具有承接产业区域性,梯度转移的区位优势。
公路运输:高速公路网规划为“七横五纵一联”共1030公里。通车高速公路8条,共454.3公里,分别是: G15沈海高速公路惠州段 G25长深高速公路惠州段(惠河高速、惠盐高速) G35济广高速公路惠州段(惠河高速、广惠高速) S20潮莞高速公路惠州段 S21广惠高速公路 S25长深高速公路惠州支线(惠盐高速) S30惠深沿海高速公路 S2广河高速公路惠州段 在建高速公路5条:S27仁深高速公路博深段、S23龙大高速公路惠澳段、S21广惠高速公路东延线、S29从莞高速公路惠州段、G25长深高速公路惠盐段和S25长深高速公路惠州支线改扩建工程(惠深高速公路惠州段改扩建工程)。
铁路运输:境内铁路营运里程为149.42公里(京九铁路88.9公里,惠大铁路及专用线60.52公里)。1995年广梅199铁路已全线贯通,惠州将成为广东通向华中、华北以及华东地区的铁路枢纽。随着惠大铁路的开通,惠州还将成为南方的重要口岸之一。 2013年12月28日,厦深铁路正式通车。 京九客运专线即将动工建设,在惠城区设有惠州北站,在博罗县设有博罗北站。
本市住房均价:10443.0 元/㎡
园区生活配套:医院、学校、超市、便利店、食堂餐厅、图书馆、网吧、银行ATM、菜场、健身房、汽车维修、宠物店、家政服务、快递点、理发店、酒吧、咖啡馆、公交站一应俱全
居住环境:区内生活配套设施完善,绿化率较高,交通便捷,物业服务周到。
超市:1.华兄商行 2.龙门县诗雅商店 3.威威商店 4.建文商店 5.鲜特会超市 6.金河湾超市
商业环境:区内路、水、电、气、通讯、光纤、排水、排污等基础设施完备。 区内有地价评估事务所、房地产价格评估有限公司、建筑设计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保险公司等中介机构。
百货商场:1.中庆购物商场 2.美佳购物商场(杨平路) 3.龙兴商贸城 4.天天福购物商场 5.创优零批自选商场
酒店商务:1.星晖假日酒店 2.茶园宾馆 3.城市便捷酒店(惠州龙门店) 4.唯客尚品酒店 5.江湾大酒店 6.龙珠宾馆 7.五州宾馆 8.丽枫酒店(龙门店) 9.鼎龙假日酒店 10.鸿福宾馆(环城东路)
休闲娱乐:1.塔山公园 2.龙珠广场
医疗:1.戴屋村卫生站 2.龙门县人民医院 3.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对口支援医院 4.中国土地专家医院龙门县分院 5.龙门县中医医院 6.祖塘村卫生站
教育:1.龙门技工学校 2.青溪蓓蕾幼儿园

发展规划

       园区坚持“做严做高做集中生态工业”的原则,今年以来,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紧紧围绕电子信息、新材料、大健康医药三大主导产业,全面对标深圳、对接广佛开展精准招商,努力在服务提质、审批提速上下功夫,吸引高端项目落户。
       据介绍,截至目前,园区累计落户企业92家,其中1-5亿元项目57个,5-10亿元项目8个,10亿元以上项目3个;电子信息、大健康医药、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共56家(电子信息26家、大健康医药12家、新材料18家);已上市企业1家,正在做IPO主板上市准备企业10家,计划上市企业10家。此外,还引进信隆高新技术园(产业转型升级和集聚集群基地)、华工城•大湾区产业转移(龙门)科技园项目,进一步完善园区生产配套,延伸产业链条,加快产业集聚创新发展。
       26年来砥砺前行,龙门工业园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入园企业从“招”到“选”,园区产值从数千万到数十亿等一系列巨变,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引领龙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据介绍,下来,龙门将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及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大机遇,扎实推动园区各项建设工作任务。一是优化发展规划,规范项目管理工作。科学规划园区用地规模,预留未来发展空间,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加快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产业承载能力。二是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实施主导产业培育提升计划,促进主导产业集聚发展。鼓励发展工业大厦和高标准厂房,为中小企业提供低成本、高品质的发展空间。三是提升服务水平,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解放思想,转变作风,以积极的工作态度、以过硬的工作能力、以规范的工作职责,服务质效得到进一步提升,有效推进园区扩能增效、创新高质量发展。四是完善配套建设,优化投资营商环境。强化园区与城市基础设施无缝对接,推进产城融合发展。从制度机制、政策措施等方面着手,全力以赴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项目引进落户和动工建设提质提速提效、园区建设的质量水平和服务效率进一步提高。五是创新机制体制,推动园区管理高效运作。强化组织领导,举全县之力加快推进园区开发建设。探索建立财税管理机制,解决园区建设发展资金缺口问题,增强园区发展动力

政策分布
暂无产业分布数据
暂无城市介绍
暂无园区企业
金融
人才
法律
财务
物流
咨询/环评/安保
教育
医疗
劳务中介
政府
保险

学校介绍

中山大学(Sun Yat-sen University, SYSU),简称“中大”,由孙中山先生创办,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是中国南方科学研究、文化学术与人才培养的重镇。 [1] 中山大学是教育部和广东省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A类、“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同时也是“珠峰计划”、“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中山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综合性大学,正努力成为全球学术重镇。 [1-2] 学校有18个学科领域进入ESI世界前1%,学科领域数量位居国内高校第2位,其中有14个学科领域进入前0.5%,2个学科领域进入前0.1%。在第三轮全国学科评估中,学校33个参评学科有16个学科进入水平排名前5,32个学科进入水平排名前10。 [1] 学校现有院士20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19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8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6人、“长江学者”青年学者1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 国家级人选28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70人,历次主持“973”项目和重大科学研究项目的首席科学家20人次。 [3] 学校拥有10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经济管理等多个本科专业通过了国内、国际认证。入选教育部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教育计划,与法国民用核能工程师教学联盟等国际一流大学开展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顺利通过相关国际认证。并拥有10家附属医院。
汕头大学(Shantou University),简称“汕大”,位于广东省汕头市,是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广东省“九五”和“十五”期间重点建设的10所省级211高校综合性大学,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是教育部、广东省、李嘉诚基金会三方共建的省部共建大学,也是全球唯一一所由私人基金会——李嘉诚基金会持续资助的公立大学。 汕头大学于1979年初筹办。1981年8月26日,国务院批准成立汕头大学,叶剑英元帅亲题校名。1983年,开始招收本科学生。1993年,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开始研究生自主招生。1998年,被国务院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12年6月,教育部、广东省人民政府、李嘉诚基金会共建汕头大学。 截止至2016年12月,汕头大学占地面积1888.70亩,建筑面积56.80万平方米(含体育馆、医学院、住宿学院等项目);设有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医学院、法学院、商学院、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和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面向全国(含港澳台地区)招收博士、硕士和本科生,形成了从本科生到博士研究生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有教职工1602人,全日制在校生10294人;医学院有五所附属医院和3所托管医院。
华南理工大学(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华南理工,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创建于193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之一,入选“千人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和“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也是“建筑老八校”、“卓越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欧工程教育平台”、“中英大学工程教育与研究联盟”主要成员。 [1] 经过8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华南理工大学成为以工见长,理工结合,管、经、文、法、医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建筑学、化学工程与技术、风景园林学等学科整体水平进入全国前十位。化学、材料学、工程学、农业科学、物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7个学科进入国际ESI全球排名前1%。 [2] 截至2017年6月,华南理工大学有科学院院士16人,工程院院士17人,外籍院士1人;“千人计划”入选者42人 [3]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2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3人;珠江学者岗位计划入选者34人;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23人;973计划首席科学家8人。 [3-12] “十三五”规划对学校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建设定出了明确的目标,在建校100周年即2052年学校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广东海洋大学(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坐落于海滨城市湛江市,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海洋局共建的广东省重点建设大学之一,是一所以海洋、水产、食品学科为特色,理、工、农、文、经、管、法、教、艺等学科协调发展,以应用学科为主体的多科性海洋大学。是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学位授权体系的大学,也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高校 [1] 。 学校的前身是创建于1935年的广东省立高级水产职业学校。1997年1月10日,湛江水产学院和湛江农业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湛江海洋大学。2001年12月,全国重点中专湛江气象学校并入。2005年6月15日,经教育部批准,湛江海洋大学更名为广东海洋大学。 截至2017年9月,学校有湖光校区(校本部)、霞山校区、海滨校区校园总面积4892亩,其中主校区占地4083亩。校舍总建筑面积达77.93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317.5万册(含电子图书),教学科研设备值3.9亿元,固定资产值约18.1亿元。 [2] 学校设有19个二级学院、1个独立学院,有73个本科专业,39个高职高专专业。现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近3.2万人,独立学院2万余人,成人高等教育学生1.4万余人。
广州医科大学(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一所以医学为优势和特色的广州市属重点高校,为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中俄医科大学联盟成员高校。 [1] 学校于1958年6月经广州市人民委员会批准设立,原名广州医学院。1970年12月,更名为广州市医科学校。1973年6月,恢复广州医学院名称。201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广州医科大学。 [2] 根据2017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共有2个校区:番禺校区、越秀校区,总占地面积410202.38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 55230.71万元;下设20个学院,7所直属附属医院和10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开设本科招生专业20个;有在编职工6694人,全日制在校生9759人。
华南师范大学(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华南师大”,坐落于广东省广州市,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1] 、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入选国家“111计划” [2]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广东省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高校、广东省重点大学、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是中国100所首批联入CERNET和INTERNET网的高等院校之一。 [3] 华南师范大学始建于1933年,前身是当代著名教育家林砺儒先生创建的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师范学院;1982年10月,易名为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学校通过“十五”“211工程”建设整体验收。2004年,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澳门回归五周年庆典期间,称该校是中国数家名牌师范大学之一。教育家罗浚、汪德亮、五四新诗开创者之一康白情、古代文学家李镜池、古汉语学家吴三立、历史学家王越、逻辑学家李匡武、心理学家阮镜清、教育学家叶佩华、朱勃,数学家叶述武,物理学家黄友谋、刘颂豪等先后在此执教。 截至2017年9月,学校有广州石牌、广州大学城和佛山南海3个校区,占地面积 3025亩,校舍面积155万平方米,图书374万册。下设25个二级学院,拥有84个本科专业;有专任教师1979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1161人;有院士(含双聘和外籍)10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12人,长江学者12人;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4894人,硕士研究生7553人,博士研究生842人,博士后在站98人,留学生1019人。

       园区坚持“做严做高做集中生态工业”的原则,今年以来,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紧紧围绕电子信息、新材料、大健康医药三大主导产业,全面对标深圳、对接广佛开展精准招商,努力在服务提质、审批提速上下功夫,吸引高端项目落户。
       据介绍,截至目前,园区累计落户企业92家,其中1-5亿元项目57个,5-10亿元项目8个,10亿元以上项目3个;电子信息、大健康医药、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共56家(电子信息26家、大健康医药12家、新材料18家);已上市企业1家,正在做IPO主板上市准备企业10家,计划上市企业10家。此外,还引进信隆高新技术园(产业转型升级和集聚集群基地)、华工城•大湾区产业转移(龙门)科技园项目,进一步完善园区生产配套,延伸产业链条,加快产业集聚创新发展。
       26年来砥砺前行,龙门工业园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入园企业从“招”到“选”,园区产值从数千万到数十亿等一系列巨变,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引领龙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据介绍,下来,龙门将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及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大机遇,扎实推动园区各项建设工作任务。一是优化发展规划,规范项目管理工作。科学规划园区用地规模,预留未来发展空间,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加快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产业承载能力。二是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实施主导产业培育提升计划,促进主导产业集聚发展。鼓励发展工业大厦和高标准厂房,为中小企业提供低成本、高品质的发展空间。三是提升服务水平,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解放思想,转变作风,以积极的工作态度、以过硬的工作能力、以规范的工作职责,服务质效得到进一步提升,有效推进园区扩能增效、创新高质量发展。四是完善配套建设,优化投资营商环境。强化园区与城市基础设施无缝对接,推进产城融合发展。从制度机制、政策措施等方面着手,全力以赴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项目引进落户和动工建设提质提速提效、园区建设的质量水平和服务效率进一步提高。五是创新机制体制,推动园区管理高效运作。强化组织领导,举全县之力加快推进园区开发建设。探索建立财税管理机制,解决园区建设发展资金缺口问题,增强园区发展动力

评论

全部评论

  • 园区回复
暂无评论
还可以输入150个字
感谢您的留言

3s后自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