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 Us to Reach Chinese Companies Searching for Business Park Space in the United States
南昌市推动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营收力争突破1500亿元

2022-11-29 浏览次数:45次

  近日,南昌市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推进南昌“一枢纽四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航空产业链,促进南昌航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南昌市提出,要形成航空制造、民航运输、航空服务、临空经济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力争将南昌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高端航空产品研发、制造中心,中部地区重要的航空运输枢纽,国产民机产业承接和维修基地及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

  发展目标

  到2025年,航空制造营业收入力争突破600亿元

  南昌市明确发展目标,产业规模逐步壮大。到2025年,全市航空产业营业收入力争突破1500亿元,其中航空制造营业收入力争突破600亿元,航空制造营业收入实现全省第一、中部第一、全国领先的目标;民航运输营业收入力争达到200亿元,运营航司数量超50家,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15万吨;航空服务营业收入力争达到500亿元,其中,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力争突破200亿元,航空会展影响力达到全国前三,航空餐食、航空教育、航空金融等产业融合发展;临空经济营业收入力争达到200亿元,空港新城初具规模。

  龙头企业加快成长。到2025年,打造层次分明、协调发展、互利共赢的航空企业集群。航空制造方面,培育年营业收入300亿元以上的核心制造企业1家,年营业收入50亿元以上的制造企业3家以上,年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的制造企业10家以上。航空运输方面,基地航空公司引入过夜飞机超30架、年旅客运输量达到300万人次。航空服务方面,培育年营业收入50亿元以上企业5家,年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企业10家以上(含跨境电商、昌北机场集团、航空央企在昌服务企业)。

  产业集聚效应显著。努力把南昌航空城建设成国产大飞机研发制造示范基地,教练机、无人机研制重要基地及航空发动机重要的试飞试验基地,构筑成集研发、制造、试验、试飞、运营和配套服务为一体的完整航空制造产业集群;努力把空港新城建设成临空型先进制造业、现代航空服务业集聚区和会展产业聚集区。到2025年,航空产业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显著,成为国际知名的高端、高效、高辐射航空产业基地,临空经济总体规模挺进全国20强。

  人才队伍结构优化。到2025年,引进培养50名航空领域领军人才、500名产业紧缺急需人才、2000名核心技能人才,航空产业从业人员突破20000人,实现航空产业人才量质双升。

  产业布局

  南昌航空城和南昌空港新城“双核”引领航空产业发展

  产业布局方面,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发挥各自产业特色优势,着力构建“双核引领、错位发展、多区协同”的航空产业发展格局。

  “双核引领”:以南昌航空城和南昌空港新城“双核”为载体,加快打造航空制造、民航运输、航空服务、临空经济“四位一体”的产业发展格局,推动航空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错位发展”:南昌航空城以瑶湖机场为依托,以航空制造为主,重点发展航空装备制造业;空港新城以昌北机场为依托,以民航运输、航空服务、临空经济为主,重点发展临空指向型产业。两者相互补充,实现错位发展。

  “多区协同”:南昌县、安义县、青云谱区、新建区聚焦发展航空零部件配套加工等。东湖区、西湖区、青山湖区、红谷滩区、湾里管理局重点发展航空金融、航空教育、航空商贸等。

  航空产业

  筹建南昌航空制造产业联盟和南昌航空运输产业联盟

  南昌市提出,构建协同融合的航空产业创新体系。围绕航空制造、民航运输等产业链,积极筹建南昌航空制造产业联盟和南昌航空运输产业联盟,发挥产业联盟在信息共通、资源共享、平台共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搭建企业、政府、社会紧密联系的纽带和桥梁。

  培育一批创新型航空企业。加大航空产业研发投入及科技创新力度,提升军民两用教练机、直升机、通用飞机、无人机、大飞机及相关设备系统的技术水平。以南昌航空城为依托,围绕C919大飞机、ARJ系列支线飞机、CR929宽体客机、发动机、军民教练机、直升机、中高端公务机等,积极争取参与研制工作的国内外企业落户南昌,引导企业参与整机及零部件、大部件、发动机、机载系统、复合材料研制,尽快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深度融入国际国内航空制造分工体系新格局。

  打造一批航空产业研发创新平台。加快建设高水平的航空科创城、航空研究院、国家级和省级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博士后)工作站等。

  充分发挥军民融合创新的推动作用。加大对军工技术转化产品的建设和推广应用。

  南昌市提出,构建一体化发展的航空制造体系。大力发展以整机制造、总装交付为牵引的主干产业。干支线飞机方面,以商飞(江西)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和国产C919大飞机项目试飞基地运营为契机,争取ARJ21生产试飞、C919完工交付等更多任务落户南昌。军民用教练机方面,瞄准未来飞行训练发展趋势,大力开发L15外贸升级型高级教练机、K8改进型基础教练机,拓展运动、训练类军民用教练机,完善军民用教练机产品体系。无人机方面,大力开发轻、中型无人直升机、物流无人机、固定翼无人机以及多旋翼无人机,扶持壮大一批产业链上下游骨干企业,推进无人机产业化快速发展。通用飞机方面,在ARJ21新支线飞机的基础上拓展公务机业务,并以“江西快线”运营为契机,推动瑞士皮拉图斯PC-12公务机总装制造基地完工投产。此外,加快发展以零部件、大部件、发动机、机载系统、复合材料为依托的分支产业。

  航空运营

  发展“通航+旅游”,增开直升机游览业务

  南昌市提出,构建多业态发展的航空运营体系。着力织密航空客运网络,加快引进基地航空公司落户南昌。推进国际、国内直达航线建设,填补国内重要航点的2小时时刻空白,力争与旅客吞吐量500万量级以上中远程机场航线网络全覆盖,实现与三四线发展潜力城市网络无盲点。

  大力拓展国内国际货运航线。鼓励更多国内航空公司新开通南昌始发的航班,鼓励更多国际航空公司增加至南昌的中远程航班。培育南昌本土货运基地航司。支持航空公司增开全货运航线航班。

  依托南昌良好的旅游资源,积极发展“通航+旅游”,增开直升机游览业务,进一步推进通用航空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创新发展。鼓励政府机关积极购买通航服务,开展“通航+应急”“通航+警务”等业务,依托大南昌都市圈建设,以南昌为中心,着力建设突发公共事件航空紧急救援体系。

  南昌市提出,建多极化的航空支撑体系。建立航空产业飞行服务体系,全力推进昌北机场进离场航线分离和江西辖区空域管理精细化,提升民航航路、航线的飞行容量,加快推动昌北机场三期改扩建工作,不断做大南昌民用航空市场。

  以昌北机场三期改扩建为契机,充分发挥昌北机场空铁联运枢纽的特殊优势,规划布局临空会展中心,举办跨境电商展、工程机械展、汽车展等,进一步激活航空会展经济。依托中国航空产业大会暨南昌飞行大会等平台,集中展示南昌乃至全省航空产业的优势资源和良好基础,进一步唱响南昌航空产业会展品牌。

(来源:南昌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