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 Us to Reach Chinese Companies Searching for Business Park Space in the United States
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家队”图谱

2022-11-10 浏览次数:59次

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程浩 广州报道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第三轮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优胜者名单》,全国共20个集群成为第三轮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优胜者,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家队”将有望扩大到45个。

产业集群是当今产业生存与发展最有效的组织形态,更加有利于汇聚生产要素、优化资源配置、营造产业生态。工信部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被认为是国内最高规格的产业集群竞赛,能在这场高手云集的对决中脱颖而出,代表着国内产业集群的最高水准。

2019年以来,工信部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专项行动,采取“赛马”方式从不同行业领域内的领先者中遴选出4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优胜者,引导和促进集群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水平。

21世纪经济研究院梳理发现,在45家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中,“东密西疏、南多北少”现象明显,优质要素资源加速向新兴产业集聚,跨区域集群协同发展效应进一步凸显,先进制造业集群日益成为产业创新策源地,“专精特新”企业集聚地,重大创新项目承载地,区域经济发展新高地。 

先进制造业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主阵地。“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培育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集成电路、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机器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先进电力装备、工程机械、高端数控机床、医药及医疗设备等产业创新发展。

当前,全国各地已全面展开了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竞赛。盘点此前三批决赛优胜者名单,这些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家队”的区域格局发生哪些新变化?未来它们将如何更高效的参与全球竞争合作,打好“国际赛”?

“东密西疏、南多北少”现象明显

2019年以来,工信部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专项行动,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采取“赛马”方式遴选出4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优胜者,形成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的一张蓝图。

从集群空间分布看,“东密西疏、南多北少”现象明显。21世纪经济研究院梳理发现,45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优胜者分布在19个省份,东部地区有30个,中部地区有8个,西部地区有5个,东北地区有2个。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继续领跑,其中,江苏入选“国家队”集群的数量达到10个,占全国的22%,稳居全国第一。紧随其后的是广东,共有7家入围,而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地区在今年第三批决赛优胜者名单中迎来“零的突破”。

图为45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区域分布情况。

从城市分布来看,上榜集群最多的城市是深圳,共有4家入选。广州、上海、长沙、东莞、佛山、成都、苏州、无锡等城市均有3家入选,先进制造业集群在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成渝等地区,具有联动效应的产业已经实现了地理位置上的聚集,基本建成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从集群主导产业看,45个集群主要分布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先进材料和生物医药制造等领域,其中既有传统优势产业也有新兴产业,但新兴产业占据主导优势。在45家集群中,涉及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域有17个,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有12个,原材料工业领域有7个,轻工消费领域有5个,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领域有4个。

图为全国4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产业分布数量及占比情况。

21世纪经济研究院梳理发现,在45家集群中,来自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两大领域的制造业集群占比达64.4%。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典型代表有广东省广深佛莞智能装备集群、山东省青岛市轨道交通装备集群、西安航空航天产业集群、长沙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株洲轨道交通产业集群、株洲市中小航空发动机集群、江苏省徐州市工程机械集群、潍坊市动力装备集群、沈阳市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集群等。

广东省广深佛莞智能装备集群由广州、深圳、佛山、东莞四个城市合力创建,上下游产业链协同错位发展,2021年总产值超过8000亿元,是全国规模领先、品类最多的智能装备集聚区域。该集群拥有规上企业近50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过100家,10000多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正在集中优势资源向“世界级”迈进,努力成为全球智能装备重大技术创新成果策源地之一。

在45家集群中,来自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有12个,该集群典型代表有深圳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合肥智能语音产业集群、武汉芯屏端网产业集群、上海市集成电路集群、浙江省杭州市数字安防集群、成渝地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集群和长沙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机系统集群等。

作为“移动互联网第五城”,长沙市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产业集群2021年总产值1350亿元,在全国占比将近三分之一。中国电子、中国电科、奇安信、华为、三安光电等1100余家企业集聚于此,飞腾CPU、景嘉微GPU、国科微SSD和DSP等核心芯片,麒麟操作系统以及长城、鲲鹏等终端产品,技术和产品均领跑全国。依托国防科技大学等高校的技术策源优势,在国内率先构建“两芯一生态”技术创新体系,实现对国外“WINTEL”体系的替代,是国内自主安全计算重要技术路线。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当前在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版图中,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继续领跑,中西部地区也在强势崛起,长沙、武汉、成都等中西部城市有望在创新发展新“赛道”弯道超车,将为全国构筑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新优势提供有力支撑。

跨区域集群协同发展效应凸显 

推进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是推动我国制造业优化升级、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合作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和各省区市纷纷出台支持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的政策措施,从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专项行动,到支持国家级集群加强产业链供需对接,再到依托先进制造业集群优化产业发展生态,一系列举措持续支持各地“抓集群、促增长”,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我国先进制造业集群呈现蓬勃发展势头。

21世纪经济研究院梳理发现,在45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中,东部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带动作用不断增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通过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和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基地作用进一步凸显。 

长三角地区围绕重点产业成立产业链联盟,深化区域间产业链合作对接,一体化水平不断提升。长三角地区贡献了全国1/4的工业增加值,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占全国60%、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均占全国1/3、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38%,制造业带动作用更加突显。粤港澳大湾区拥有3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5.7万家高新技术企业,正加快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发展高地。

中西部地区聚焦工程机械、智能语音、光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领域,通过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和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形成一批国内领先水平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中国电力机车之都”株洲,目前建成了全球最大的轨道交通装备研制基地,集聚上下游企业380多家,本地配套率超过了80%;在合肥,合肥智能语音集群依托讯飞开放平台,构建人工智能开发者加终端用户的产业生态。截至2021年底,讯飞开放平台对外开放400多项人工智能解决方案,聚集近300万开发者团队,并在本地孵化出一批优秀企业。

赛迪研究院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已形成以沿海经济带,环渤海、长三角、粤港澳三大核心区以及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重点城市圈的“一带三核两支撑”为特征的先进制造业集群空间分布总体格局。

21世纪经济研究院梳理发现,越来越多先进制造业集群来自城市之间的“组团”,多个城市间形成了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产业分工协作的格局,跨城市或跨区域的集群协同发展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在前两批25个集群优胜者名单中,共有广东省广佛惠超清视频和智能家电集群、广东省广深佛莞智能装备集群、广东省深广高端医疗器械集群和四川省成都市、德阳市高端能源装备集群等4个跨城市或跨区域的产业集群入选,主要分布在粤港澳大湾区。

在今年公布的第三批优胜者名单中,城市协作“组团”队伍进一步壮大,共有7个跨城市或跨区域的集群入选。它们分别是成渝地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集群,“武襄十随”汽车集群,南通市、泰州市、扬州市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集群,泰州市、连云港市、无锡市生物医药集群,京津冀生命健康集群,佛山市、东莞市泛家居集群和苏州市、无锡市、南通市高端纺织集群,区域城市组团分布更为广泛,覆盖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成渝等地区。

“武襄十随”汽车集群是全国唯一一个串联汽车产业带的跨城市汽车集群,其中,武汉作为牵头城市,主打汽车及零部件研发和乘用车制造,襄阳主打轻型商用车和中高端乘用车制造,十堰主打中、重卡车及军用车制造,随州主打专用车制造。

与此同时,在45家集群中,优质要素资源正高效集聚,先进制造业集群日益成为产业创新策源地,“专精特新”企业集聚地,重大创新项目承载地,区域经济发展新高地。

目前先进制造业集群拥有国家级技术创新载体近1000家,近半数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在集群布局建设,重大创新技术和产品不断涌现。在这些先进制造业集群内,大量企业集聚和人员交流为知识外溢和技术扩散提供了有利条件,形成了集群创新平台,提高创新效率,增强了集群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

强链育群筑牢“生态圈”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产业生态和集群网络逐步成为全球新一轮科技竞争的制高点。先进制造业集群是全球经济竞争中新的产业组织形态,是政府与市场、企业合作,有效增强制造业根植性与创新能力、快速提升产业全球竞争力的国家战略工具。

2000年以来,德国、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掀起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热潮,制定国家战略和计划,多部门、多组织联合推进。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或正在打造若干个世界级产业集群,其中德国15个、日本17个、法国18个、挪威4个、加拿大5个。

目前我国制造业正处于由大变强的关键时期,培育发展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是推动我国制造业在产业组织和空间布局上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畅通制造业国内国际双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先进制造业集群逐渐发展壮大。数据显示,2021年2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主导产业产值近10万亿元,集聚了一大批业内龙头企业、上百家单项冠军企业、上千家“专精特新”企业,规模以上企业近2.5万家。今年上半年25个集群完成产值6.2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1%,集群已成为引领带动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力量。

然而,与世界先进产业集群相比,目前我国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还存在资源潜力挖掘不够、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国际影响力不大、品牌价值不高等问题。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打好“国际赛”应破除行政壁垒,建立跨行政区的先进制造业集群联合建设机制,建议进一步优化先进制造业集群政策,设立区域产业创新基金,推进跨越行政地域界限的集群共同体建设,促进跨地域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制造企业、服务企业之间互动合作以及各环节全面融合,鼓励城市群内部多个城市联合建设产业集群,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提供可靠的机制保障。

同时,要构建集群梯次培育体系,推动优势产业集群化、配套链条化,强链育群筑牢“生态圈”。按照“一群多链、聚链成群”原则,进一步完善集群培育发展工作机制,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推动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链主”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打造产业、科技、金融、人才高水平协同的集群发展生态,引导优质要素资源向集群高效集聚,推动产业全链条优势重塑和价值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