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 Us to Reach Chinese Companies Searching for Business Park Space in the United States
集采地方样本:带量采购与医疗服务协同改革的湖北探索

2022-11-19 浏览次数:61次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陈红霞 实习生 陈吉 武汉报道  超过6成的产品降幅、组织了一场全国最大规模的中成药省级集采联盟,湖北省医保局的集中带量采购(以下简称“集采”)被视为当前中国医改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地方样本。

“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7个批次集采中选药品在湖北省落地执行后,价格与湖北省原挂网价相比,平均降幅达60%以上。”11月19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湖北省医保局获悉,费用负担持续下降、集采覆盖面更广泛、药品质量提高已成为湖北集采的新特点。在中国推动给市民提供质优价宜和医药行业良性发展的“跷跷板”中,成为探索合理的改革和推进方式的重要地方样本。

“集中带量采购改革最直接的效应就是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11月18日,在湖北省医疗保障局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通气会,湖北省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处处长朱小平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下一步,湖北省将在制度化常态化推进药品、医用耗材集采的基础上提速扩面,并加强监测、监管和督导,确保国家和省组织药品、医用耗材集采结果全面落地。同时,协同推进医药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医药价格治理现代化水平。

医疗负担合理减轻

国家已组织的7个批次集采中在湖北落地后,第一批25个中选药品,平均降幅61%;第二批、第三批87个中选药品,平均降幅65%;第四批、第五批106个中选药品,平均降幅62%;第六批、第七批75个中选药品,平均降幅61%。

从具体产品上来看,湖北落地执行国家组织耗材集采结果显示,冠脉支架均价从1.3万元左右下降至700元左右;中选髋关节均价从3.5万元下降至7000元左右;中选膝关节均价从3.2万元下降至5000元左右。

但降价并未牺牲产品质量。

“集中带量采购坚持质量优先。”朱小平认为,此次集中带量采购改革不同于以往,中选药品都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对用药质量的高效性起到保障作用。

事实上,药品质量关乎企业生命线,国家对于药品生产质量的监管也最为严格。“在集采过程中,企业的销售成本降低后,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产品质量的监控。”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药剂科主任张明伟也如此理解。

值得注意的是,通过集采的产品促进了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对进口原研药的替代,也取代未过评仿制药的市场份额,从而保障了群众对疗效和安全性好的药品的用药可及性。

朱小平也表示,此次集中带量采购还协同了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在加强医保基金预算的基础上,通过相应的监测监管和考核机制,确保中选产品供应及时、使用顺畅、质量可靠。

集采还对非集采产品形成了示范效应。武汉大学全球健康研究中心研究员崔丹表示,“我们通过对国家集采品种的采购数量和金额分析来看,市场上,一些与集采品种具有替代性的未中选产品、非集采产品也已出现全面降价。从国家医保局发布的数据来看,2021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药品总数2860种。目前,集采虽未将全部药品纳入集采范围,但已对非集采产品起到引领作用,产生溢出效应,形成一个合理的全面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机遇

除药品和耗材之外的医疗服务,也是百姓就医和医疗负担的重要构成。在湖北样本中,集采也为这一领域改革创造了有利时机。

朱小平表示,湖北在完善集中带量采购和医疗服务改革的基础上,围绕着高质量、有效率、能负担的医疗卫生服务目的,建立健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医疗机构充分参与、体现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打通各个环节的内在联系,发挥协同效应。

湖北省医保局价格处副处长李栋也认为,集中带量采购为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创造了有利时机,但在具体推进上还是要“桥归桥、路归路”。具体来说,一方面,集中带量采购针对药品耗材“带金销售”,目的是净化市场环境、挤干价格水分,减轻人民群众的不合理负担。另一方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是针对医疗自身存在的短板,目的在于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价格机制,更好地发挥杠杆功能。“目前,集采降价降费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为医疗服务价格赢得了改革的窗口,但两项改革各有各的内在逻辑,不是靠降价涨价进行医药费用平移、转换和腾挪,不是左手倒右手。”

其次,医疗服务价格承担的具体任务已经变化,李栋解释,2019年之前,湖北省配合取消药品和医用耗材加成,同步调整了医疗服务价格。取消药品耗材加成减少了公立医院在旧机制下维持正常运转所需的合法收入,将相应的空间直接用于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是配合完成公立医院补偿机制转轨。进入新的改革阶段后,公立医院已经全面实施药品耗材“零差率”销售,“集采降价节省公立医院采购成本,由此腾出的医药费用空间,首先要向人民群众释放改革红利,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为此,湖北省部署开展了本年度全省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评估工作,李栋说,“其中,经数据采集、调查研究、指标评估等程序,对武汉市区域内公立医疗机构(含部省属公立医疗机构)进行了触发评估,确定了调价总量,并已将评估结果向国家医保局进行报告,正在等待国家局审核批复。”同时,襄阳市、随州市、恩施州等地也正处于价格动态调整评估阶段。下一步,湖北省还将通过广泛征求社会意见、调价风险评估等程序,形成相关市州调价方案,稳妥有序调整医疗服务价格。

医药企业的成长逻辑

除了群众看病和医保基金购买的需求侧之外,集采作为重要抓手,还连着医药产业和医疗服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值得关注的是,对比初期集采的药品降幅动辄达9成以上的降幅,市场质疑此举会影响药企合理利润、 挤压企业的创新空间等质疑,也在集采改革中被完善。

“我们原来预期就是让企业总利润不减。”武汉大学全球健康研究中心主任毛宗福表示,企业的有效利润率保持平衡。而医保部门人员也表示,在集采执行中,也围绕着保留药企合理的利润空间,将不合理的利润空间挤出去的原则开展集采工作。

这种思路下,药企也被视为集采的受益者。

“在以往分散采购模式下,一些医药企业不注重产品创新、质量和成本控制,过度依赖销售渠道。集采后,药品质量和疗效由行业内关注变为全社会关注,企业间竞争转为公开透明的产品质量和成本竞争,有力根治了带金销售的积弊,引导企业转变营销模式,一些企业研发投入明显增强。”朱小平表示,这有利于医药产业从营销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也有利于推动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

而对药企来说,“集采没有说低价,它是一种价格发现机制,没有说非要怎么样。”毛宗福认为,而创新药和集采其实没有太大关系,不可能靠集采、仿制药的积累来支撑中国的医药创新。

“市场上的优质企业就像好学生,更喜欢考试,他有好产品,其实更喜欢集采带来的市场环境。”崔丹也表示,因为在以往的相对不合理的销售环境下,他们没法公平参与合理的市场竞争。

企业也在这种变化中加速管理和运维思路的变化。迈瑞医疗武汉公司市场部经理王建强表示,“从中标产品来讲,我们考虑的是在保证服务质量的情况下,在生产在流通等各个环节更多挤出利润空间,比如包括生产规模化中引入机器人生产提效等方法。此外,企业考量做更好服务和产品不断迭代和提升,当然这个过程中也有一些压力,但我们正在积极解决问题。”

地方集采的趋势性

国家集采探路定规则后,地方集采则可能在更加近区域性用药习惯等方面,成为当前集采深化的一种更主流的趋势。

早在2021年1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的意见》提出“推进构建区域性、全国性联盟采购机制”。而今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提出,“各地对国家集采外药品开展省级或跨省联盟采购。”

对于湖北省来说,早在2021年开展了19个省区市的省级联盟形式,完成对部分中成药的集采。而在已公布的众多省级联盟集采中,湖北省参与的省级联盟数量在全国排名靠前。

这种地方联盟集采的效果显现出来。朱小平也介绍,湖北省参加省际联盟,对上述第一批至第四批采购协议期满的83个品种进行了接续,平均再降29%。落地执行省际联盟集采结果,骨科创伤类医用耗材平均降幅88%;超声刀头平均降幅70%;吻合器平均降幅87%;导引导管、导引导丝平均降幅52%。湖北牵头开展19省(区、市)中成药省际联盟集采,76个临床主流中成药纳入集采,平均降幅42%,最大降幅82%,降价效应辐射全国。

当前,国家集采主要是针对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当中还有很多药品并未参与一致性评价,或者无法做一致性评价。“生物制剂没办法做一致性评价,中成药也没办法做一致性评价,这些药品只能通过地方进行探索,了。”崔丹认为,人口资源、用药习惯的差异性使区域性联合集采的重要性凸显,未来地方集采可能会成为今后集采更为主流的一种模式。

“我国95%以上都是仿制药,集采制度的常态化、制度化非常重要,未来还会有许多相关联动的配套措施,来促进集采做深、做实、做稳。”毛宗福表示,集采总体来讲做到三优,即招采优质产品,优规则,优平台,同时还要稳市场预期,稳价格、稳临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