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 Us to Reach Chinese Companies Searching for Business Park Space in the United States
赛迪顾问奋进十年系列研究:中国城市经济的奋进十年

2022-10-12 浏览次数:62次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中国的城市发展开始进入以人为核心、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城市经济也由此开启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2012年以来,中国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和质量明显提升,城市的国际影响力迅速扩大,深刻影响和改变了世界城市化格局。这十年,中国城市经济走出了量质齐升、拥抱创新、开放协同、以人为本、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城市经济的实力、结构、活力和韧性持续强化,城市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创新力量的主要集聚地、推进对外开放和区域协调的重点抓手、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载体。

一、中国城市经济的十年成就

(一)城市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十年间城镇化率提升了11.6个百分点,城市越来越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空间

截至2021年底,中国共有直辖市4个、地级区划数333个(其中地级市数量293个),地级市数量较2012年底增加8个,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4.7%,城镇常住人口91425万人,总体城镇化率居世界中等偏上水平,过去十年中有近2亿新增城镇人口来到城市中工作生活。2021年城区常住人口超过500万的城市共21个,较2012年增加了10个,其中,城区人口在500万-1000万的特大城市共14个,超过1000万的超大城市共7个,包括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天津。随着开发区、工业园、新城和新区等不断建设,城市建成区面积也在有序扩张,2020年城市建成区面积达6.1万平方公里,较2012年增加了约1.5万平方公里。十年间,城市的数量、面积、人口均持续增加,城镇化率不断提升,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图1:2011-2021年中国城镇化率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赛迪顾问整理

(二)城市经济实力持续增强,GDP过万亿城市增加至24个,城市在中国经济增长和产业转型过程中的引擎作用得到显著发挥

城市经济总量在十年间攀上了新台阶,2021年GDP过万亿城市数量从2012年的7个增至24个,其中17个城市GDP增速在8%以上,2021年经济体量达万亿的头部城市GDP总和占全国的比重达38.4%,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突出。2020年,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辖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达到59671.5亿元,较2012年增加约2.5万亿元,在全国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的占比也从2012年的56.6%提升至2020年的59.6%,城市经济的财政贡献度也在显著增加。总量提升的同时,城市产业结构也趋向高级化,十年间地级及以上城市市辖区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快速提高,2013年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14年超过50%,第三产业开始在城市经济中占据主要地位,2020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市辖区三次产业结构达到3.0:36.8:60.2,第三产业占比超过六成,高于2020年全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54.5%)。城市在数字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8.3%,其中,深圳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突破9000亿元,占全市GDP比重升至30.6%,总量和比重均位居全国第一;北京、天津、杭州等城市陆续建设国家级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构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良好生态;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城市形成了一批行业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持续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实体经济。城市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蓬勃发展,新动能持续发展壮大,城市的经济效益和转型升级带动作用进一步释放。

数据来源:各地方统计局,赛迪顾问整理

(三)城市创新动力显著迸发,发明专利数量成倍增长,加快成长为驱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策源地

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专利授权数342.4万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45.5万件,较2012年增加了31.6万件,增长227.3%;2020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市辖区科学技术支出3735.2亿元,较2012年增加了2317.1亿元,增长163.4%;2020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市辖区科学技术支出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例为4.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市的创新投入和产出均大幅增加。根据《赛迪创新百强区(2022)研究报告》显示,创新百强区共拥有9.7万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39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创新力量在头部城市城区中呈现出显著的集聚状态。此外,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在城市开展试点建设,不断加大布局力度,推动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从2012年的45个增至103个。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的建设成效,各城市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创新发展模式,在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引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支撑区域协同创新和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为中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提供了坚实支撑。在此过程中,高新技术企业蓬勃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创新机构相继成立,创新创业如火如荼、自主创新成果层出不穷,城市已经发展成为全国创新主体集聚、发展的重要载体,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图2:2011-2020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市辖区科学技术支出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城市统计年鉴》,赛迪顾问整理

(四)城市群发展成为新型城镇化主体形态,“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的格局基本形成,助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加快推进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目前跨省区域城市群规划全部出台,省域内城市群规划全部编制完成,“19+2”的城市群格局也已经基本建成并稳步发展;成都、郑州、武汉、西安先后升级为国家中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从2012年的5个扩容至2021年的9个。与此同时,随着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城市群内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共同参与分工合作、同城化趋势日益明显的都市圈不断涌现,2021年以来,国家已批复南京、福州、成都、长株潭、西安等五个都市圈,“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的新型城镇化空间格局不断完善,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主阵地、国家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的重要平台。此外,随着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国城市区域发展的协调性稳步提高,城市的分布格局不断优化,十年间中国新设了西藏的日喀则市、昌都市、林芝市、山南市、那曲市,新疆的吐鲁番市、哈密市,青海的海东市等一批西部地区地级市,提升了西部地区城市的集聚度,促进了东西部城市均衡发展。近十年来,以城市群、都市圈建设为引领,东部沿海地区和超大特大城市开放先导地位不断巩固,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城市开放步伐逐步加快,中国已经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地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和内地省会(首府)开放城市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体系,2021年,全国利用外资前20强城市使用外资规模达到1541.1亿美元,贡献了全国实际使用外资规模的85.4%,宁波、郑州、成都、西安等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先后启动建设“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探索对外开放新空间。

(五)城市生活品质大幅跃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2012年相比接近翻番,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正在不断得到满足

城镇居民生活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整体跨越,202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24565元增加到2021年的47412元,年均增长7.6%,城镇消费品零售额从2012年的179318亿元增长到381558亿元,年均增长8.8%;消费结构不断升级,2021年,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2115元,占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7.0%,较2012年增加0.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教育文化娱乐人均消费支出3322元,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1.0%,较2012年增加0.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网络零售、跨境电商、移动支付等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不断涌现,大众餐饮、文化娱乐、休闲旅游、教育培训、健康养生等服务消费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就业规模显著扩大,国家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有效联动,大力发展服务业,突出创业带动就业,推动城市吸纳就业能力逐步提升,2021年中国城镇就业人员达到46773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比重为62.7%,比2012年提升14.3个百分点。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进入新阶段,经过近十年快速建设,中国“十纵十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基本贯通,截至2021年底,百万人口以上城市高铁覆盖率超过95%,20万人口以上城市高速公路覆盖率超过98%,92%左右以上地级市实现了民用运输机场覆盖;共有50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283条,运营线路总长度9206.8公里,比2012年增长了3.1倍。数字政府加快建设,多个城市陆续启动建设“城市大脑”,持续拓展“城市大脑”应用场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城市“智治”水平不断提升。

(六)城市绿色建设成效显著,城镇环境治理水平和基础设施投资额增长显著,城市成为落实“双碳”战略的先行地

大气污染防治提速发力,2021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中,218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占比64.3%,较2012年提升23.4个百分点。城市颗粒物浓度逐步下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10浓度为54微克/立方米,较2012年下降28.9%。环境基础设施投资快速增长,2020年中国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为6842.16亿元,较2012年增长35.1%。2020年城市污水处理率已超过97%,较2012年提高12.1个百分点;建成区绿地面积覆盖率为42.1%,较2012年提高6.4个百分点;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8平方米,较2012年增长2.8倍。“双碳”工作深入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持续推动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完成了从碳排放权交易地方试点到建立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转变,已累计开展三批共计87个低碳省市试点,低碳试点已经基本在全国全面铺开,深圳、成都等城市已积极开展近零碳排放区试点建设工作。

二、城市经济十年发展的经验总结

近十年来,城市经济取得了卓越的发展成就,其经验弥足珍贵,及时总结阶段性的成功经验,对推进新时代中国新型城镇化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坚持党的领导,践行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一以贯之建设人民城市。总结城市经济发展的经验,最根本的是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城市经济的发展必须依托正确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路径、强大的组织领导力量,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正是中国城市经济建设工作取得辉煌成就的强大动力来源。坚持党的领导,极大提升了城市发展规划制定的科学性,以及城市经济建设工作的决定力、执行力。坚持党的领导,使得中国城市经济的发展不是简单的经济总量增长,更在提升人民收入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人民参与城市建设等方面践行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持续建设人民城市,不仅让城市居民真切地、平等地享受到城市经济发展的成果,也推进了城市经济建设工作更加科学化、构成了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能。

坚持产业立市,逐步构建支撑城市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夯实城市高质量发展基石。城市是“产、城、人”有机共生、不可分割的一个系统整体,而产业经济发展无疑是城市发展的根本推动力量和核心支撑,城市发展也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全面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强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融合发展,围绕创新驱动、新兴技术和先进制造业发展等领域出台了一系列规划方案和重点举措,构建并完善了引领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紧抓新时代下产业升级的机遇,城市经济也着力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建设高质量发展的产业体系,不断推进城市产业高级化、现代化,从而使城市经济呈现出产业更高端、创新更活跃的良好态势,城市产业经济发展也全面带动城市中各要素形成集聚生态,构建了强大而持久的发展引擎。同时,中国幅员辽阔、区域发展差异性大,城市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坚持了国家战略与区域差异相结合,坚持遵循客观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城市要素禀赋、经济基础、区位优势、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等,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发展根植于当地禀赋的、有生命力的产业经济,培育了各具特色的城市产业体系。

坚持改革开放,以体制机制创新打破发展壁垒,激发城市内生动力。持续深化推动体制机制改革一直是推动城市经济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对外开放、收入分配制度、财税体制、金融体制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等一系列体制机制的改革催生了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立足于城市发展新阶段的现状和趋势,把握其内在发展规律,提出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通过改革释放城镇化发展潜力,户籍、土地、财政、教育、就业、医保和住房等领域配套改革的相继出台,落户限制进一步放宽放开、居住证制度全面实施、教育和医疗服务供给的持续延伸,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的逐步建立,都使得阻碍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得以进一步消除,保障了城市经济在新阶段的高质量发展。同时,城市经济发展坚持践行对外开放,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持续深化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缔约方经贸合作,利用全球性的生产要素、加强对国际发展经验的择优学习交流,全面提升中国城市的国际竞争力;以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为重要抓手,探索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大力度的高水平开放,推进形成覆盖全国东西南北中的改革开放创新格局,持续深化制度型开放,在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国际人才引入等多个方面推出一大批创新成果,进一步有效提升了城市经济的要素市场化程度和发展活力。

坚持区域发展“一盘棋”,深入推进城市群、都市圈战略,促进城市良序竞争协同发展。中国城市发展水平和区域发展差异大,为发挥区域资源聚合能力和市场配置效率的最大优势,中国着力以城市群、都市圈作为主要载体推进新型城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与城市群建设工作,2014年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及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均明确了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使城市群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中国陆续将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城市群、都市圈为重要载体集聚发展要素,融入区域重大战略,打造竞争新优势,成为中国培育增长极和动力源的重要方式。基于此,以中心城市、都市圈和城市群为主体的城市空间格局正在加速形成和优化,各城市遵循城市群、都市圈发展规律,以资源整合提升、产业分工协作、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方式主动融入城市群与都市圈,推动人口和经济空间结构不断优化,区域发展内生动力显著增强。除此之外,推动城市带动乡村,加快实现融合发展也是中国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关键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持续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探索城乡融合发展新模式、新路径,2019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农村部、公安部等十八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方案》,并联合各有关方面共同确定了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名单,浙江嘉湖片区、福建福州东部片区等11个片区被列入其中,着力推进试点加快形成示范。借助区域战略持续做大做强城市群、都市圈,以中心城市引领发展带动实现区域乡村振兴,进而形成错位分工、协同并进的发展格局,已是大势所趋,也是提高城市竞争力和承载力,增强城市经济韧性和活力,推动城市稳步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万家灯火华正盛,车水马龙市攘熙。国泰民安春秋美,和谐幸福日月明。过去十年中国城市发展承载着中华文明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价值理念,也实践着科学引领、与时俱进的新发展理念,城市发展正在着力从粗放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变。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中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也是城市发展经历十年奋进,迈向下一个十年的基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城市因城制宜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以“创新”推动城市发展由“资源依赖”向“技术驱动”转型,以“协调”推动城市发展由“各自为战”向“圈群共生”转型,以“绿色”推动城市发展由“节能减耗”向“‘双碳’引领”转型,以“开放”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向驱动”向“双向促进”转型,以“共享”推动城市发展由“规模速度”向“质量效益”转型,不断探索新发展理念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内化,推进城市经济走出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转型发展新道路,奋力书写城市经济发展的新篇章。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城市发展也踏上了新的征程,未来将向建设更加宜居、创新、智慧、绿色、人文、韧性的新型城市迈进,持续为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筑牢坚实底座。

(本文作者: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