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 Us to Reach Chinese Companies Searching for Business Park Space in the United States
首页 园区库首页 园区库列表 当阳金桥工业园

当阳金桥工业园

20.0万元/亩
土地挂牌价格(以实际政策为准)
10km²
占地面积
市县级
级别
邮政编码:444116
主导产业:新材料,电子信息,农业科技,生物科技
园区电话:400-618-9895
视频客服
留言
政务大厅
投资要素
上下游配套
基本信息
政策优势
产业分布
第三方服务
点评
  • 投资成本
  • 园区介绍
  • 园区新闻
  • 园区地图

投资成本

土地挂牌价格:20.0万元/亩起
(以实际政策为准)
投资强度: - 万元/亩起
环保要求:税收要求: - 万元/亩起
厂房出租价格区间:7.5 ~ 35 元/月•㎡厂房出售价格区间: - 元/㎡
写字楼出租价格区间:24 ~ 43.2 元/月•㎡写字楼出售价格区间: - 元/㎡

园区介绍

围绕建立高水平的创新创业和产业发展环境这个主题,保持和扩大投资规模,加大园区硬件建设投入。规划在“十二五”时期,完成120亿元投资用以园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区内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1)东山园区。投资10亿元用于东山园区市政设施增容改善建设、创新创业平台拓展、产业园区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对园区电力、供水、供气系统适时进行增容改造;实施园区道路全面“黑化”工程。兴建创业中心二期、三期工程,到2015年前将孵化面积增加到25万平方米;启动、续建三所大学科技园工程;围绕现代装备制造、精细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和环保等园区重点发展产业,重点打造10个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以及10个开放实验室,建立健全园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协作共享网络,形成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开放实验室以及创业支撑服务平台的三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生产性服务项目、生活服务业项目和社会事业项目;建设一批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提升园区品味,全面提升核心区硬件支撑能力,改善发展环境。
  (2)猇亭园区。投资30亿元用于猇亭园区等拓展园区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国内一流水准规划和兴建园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一批水、电、路、气、热项目;高水平的规划建设一批环保项目;对园区道路系统实施加宽、黑化工程;完善多晶硅及光伏产业园、涂镀板材料工业园、湖北深圳工业园、精细化工园等一批产业园区的建设;在园区的商务区,建设一批具有较高水准和较大规模的公共服务和生活服务项目。到“十二五”期末,将猇亭园区建成一个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的城市新区。
  (3)白洋园区。将白洋园区作为“十二五”期间后两年的投资建设重点,投资40亿元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设施的建设,建设水电气路等一批工程,为“十二五”及以后高新区的产业发展提供新的载体。
  (4)生物产业园区。投资40亿元于园区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设施的建设。完成园区的“通平”建设,建设水电气路等一批工程,为富程投资、三峡药材交易中心、安琪集团、稻花香、萧氏茶叶等大型项目进驻打下基础。

园区地图

搜索当地供应商
按产业查找

园区信息

园区面积:10 平方公里园区电话: -
园区地址:宜昌市当阳市金桥工业园
主导产业:新材料,电子信息,农业科技,生物科技

经营成本

水价:1.89 元/m³商业用电:0.98 元/度
大工业用电:0.6348 元/度工业电价(高峰):1.1426 元/度
工业电价(低谷):0.3047 元/度工业电价(平时):0.6348 元/度
天然气:2.9 元/m³ (按季度调整)污水处理:0.8 元/吨
蒸汽:蒸汽价格:210.0 元/m³
最低工资标准:900.0 元/月普通工人:1600.0 元/月
土地使用税: -

环境配套

货运站距离:距当阳市货运站58.6公里高铁距离:距宜昌火车站4.7公里
港口距离:距桃花村码头11.3公里机场距离:距三峡机场26.2公里
区位介绍:  宜昌雨量充沛,有3座世界级水库、100多条河流,是全国淡水资源最充裕、水质最优的区域之一。    宜昌是华中地区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已探明的矿物有57种,占全国已知矿的1/3。
公路运输:沪蓉高速宜昌至上海段、沪渝高速、荆宜高速、江南三峡翻坝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宜张(家界)、宜岳(阳)、保宜、宜巴高速公路即将建成通车。主城区快速通道、市域半小时经济圈、一小时旅游交通圈的“三环”格局形成。
铁路运输:我国南北主干铁路之一的焦柳铁路、东西主干铁路之一沪蓉铁路均横贯宜昌,汉宜高铁建成通车,武汉至宜昌只需2小时,彻底打通我国东西走向的沪汉蓉快速铁路大通道;十(堰)宜铁路即将通车。
本市住房均价:6507 元/㎡
园区生活配套:宜昌是鄂西渝东地区劳动力集散地、科教中心,现有4所全日制高校和一座职教城、20多所中等专业技术学校
居住环境:宜昌位于中亚热带与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有四季分明,水热同季,寒旱同季的气候特征。
超市:北山便利、昆仑好客便利店
商业环境:东山园区、猇亭园区、深圳工业园、白洋工业园、宜昌生物产业园等辖区
百货商场:三峡大学Sogo生活广场、凝聚新天地
酒店商务:长城假日酒店、运翔酒店
休闲娱乐:三峡·环球灯光艺术节、半岛森林公园
医疗:三峡大学校医院、四零三医院、宜昌民福医院
教育:高新区天问小学、深圳路小学

发展规划

围绕建立高水平的创新创业和产业发展环境这个主题,保持和扩大投资规模,加大园区硬件建设投入。规划在“十二五”时期,完成120亿元投资用以园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区内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1)东山园区。投资10亿元用于东山园区市政设施增容改善建设、创新创业平台拓展、产业园区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对园区电力、供水、供气系统适时进行增容改造;实施园区道路全面“黑化”工程。兴建创业中心二期、三期工程,到2015年前将孵化面积增加到25万平方米;启动、续建三所大学科技园工程;围绕现代装备制造、精细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和环保等园区重点发展产业,重点打造10个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以及10个开放实验室,建立健全园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协作共享网络,形成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开放实验室以及创业支撑服务平台的三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生产性服务项目、生活服务业项目和社会事业项目;建设一批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提升园区品味,全面提升核心区硬件支撑能力,改善发展环境。   (2)猇亭园区。投资30亿元用于猇亭园区等拓展园区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国内一流水准规划和兴建园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一批水、电、路、气、热项目;高水平的规划建设一批环保项目;对园区道路系统实施加宽、黑化工程;完善多晶硅及光伏产业园、涂镀板材料工业园、湖北深圳工业园、精细化工园等一批产业园区的建设;在园区的商务区,建设一批具有较高水准和较大规模的公共服务和生活服务项目。到“十二五”期末,将猇亭园区建成一个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的城市新区。   (3)白洋园区。将白洋园区作为“十二五”期间后两年的投资建设重点,投资40亿元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设施的建设,建设水电气路等一批工程,为“十二五”及以后高新区的产业发展提供新的载体。   (4)生物产业园区。投资40亿元于园区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设施的建设。完成园区的“通平”建设,建设水电气路等一批工程,为富程投资、三峡药材交易中心、安琪集团、稻花香、萧氏茶叶等大型项目进驻打下基础。
政策分布
暂无产业分布数据
暂无城市介绍
暂无园区企业
金融
人才
法律
财务
物流
咨询/环评/安保
教育
医疗
劳务中介
政府
保险

学校介绍

武汉大学(Wuhan University),简称“武大”,是一所中国著名的综合研究型大学,也是近代中国建立最早的国立大学。189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上奏清政府设立自强学堂片,由此揭开了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序幕。1896年更名方言学堂,1913年为六大国立高师之一的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1926年更名国立武昌中山大学,1928年定名国立武汉大学,是民国四大名校之一。1949年更为现名。至今已有125年办学历史。 武汉大学是中国教育部直属的副部级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双一流”A类、“985工程”、“211工程”、“2011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同时是“111计划”、“珠峰计划”、“千人计划”、“卓越计划”等重点建设的中国顶尖名牌大学,是与法国高校联系最紧密、合作最广泛的中国高校,是世界权威期刊《Science》列出的“中国最杰出的大学”之一。 武汉大学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游览地,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东湖风景区的组成部分。学校坐拥珞珈山,环绕东湖水,占地面积5195亩,建筑面积266万平方米。作为中国建立最早的国立大学,其中西合璧的宫殿式建筑群古朴典雅,巍峨壮观,为近现代中国大学校园建筑的佳作与典范,被称为中国最美丽的大学校园。武大樱花约在每年三月下旬开放。 截至2017年,武汉大学16个学科领域进入ESI排行世界前1%,其中遥感科学与技术学科名列世界第一。在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武汉大学4个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一;9个学科排名全国前三,14个学科排名全国前五,23个学科排名全国前十。
华中科技大学(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位于江城武汉,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前身为1952年建立的华中工学院)、同济医科大学(前身为1907年建立的上海德文医学堂)、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前身为1898年建立的湖北工艺学堂)于2000年5月26日合并成立。 学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高校,国家首批“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2011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111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入选高校,是21世纪学术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欧工程教育平台、七校联合办学、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成员,与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共建医学院,是拥有国家实验室和国家大科学中心的四所大学之一,是与清华大学一同被美国制造工程师协会(SME)授予“大学领先奖”的两所中国大学之一。入选《Nature》评出的“中国十大科研机构”,被称作“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 截至2018年3月,学校占地7000余亩;有98个本科专业,21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8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14个学科进入A类,28个学科进入B类;专任教师3000余人,其中教授1000余人,两院专职院士16人。
长江大学(Yangtze University),简称“长大”, [1] 位于长江中游的历史文化名城—-湖北省荆州市,是湖北省属高校中规模最大、学科门类较全的综合性大学,为湖北省重点建设的骨干高校,获批湖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 [2] 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湖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与国家农业部共建的高校;湖北省教育厅与荆州市共建高校 [3] 。 [1-2] [4-7] 长江大学办学历史可溯源至1950年创办的北京石油工业专科学校,1978年改名为江汉石油学院,开始举办普通本科教育,隶属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2003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原江汉石油学院、湖北农学院、荆州师范学院、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合并组建长江大学。2006年,学校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截至2017年3月,长江大学校园占地面积4742亩,校舍建筑面积9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9.7亿元;长江大学本校部位于荆州城区、长江大学武汉校区位于武汉市蔡甸区 [1] ;设有26个二级学院,开办98个本科专业; [8] 有教职工3080人,其中专任教师2159人,教授334人,副教授849人;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28个,硕士专业学位点7个;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33933人,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2642人,外国留学生1300余人。
武汉轻工大学(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原名武汉工业学院,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省会城市-—武汉市,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干,工、管、理、文、经、农、艺、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 [1] 学校创建于1951年,是全国最早一所培养粮食行业专门人才的学校。曾先后隶属于原国家粮食部、商业部、国内贸易部,1998年实行中央和地方共建,以湖北省管理为主的体制,是湖北省和国家粮食局重点支持建设的普通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2013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武汉工业学院更名为武汉轻工大学。 [2] 学校的前身是曾经闻名全国的三大粮院之一“武汉粮院”,是一所专门培养粮油食品行业专门人才的高等学府。 截止2014年6月,学校有办学用地面积100余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近50万平方米。学校设有14个教学院(部),举办有继续教育学院;有本科专业6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50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5个、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5个、省级立项建设的博士学位授权学科3个。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研究生16000余人;武汉轻工大学由常青校区(主校区)和金银湖校区(新校区)两个校区组成。
华中农业大学(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简称“华农”,坐落于湖北省武汉市南湖狮子山脚,其办学源头溯源于1898年清朝光绪年间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湖北农务学堂,是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重要起点之一,历经传承演变,1952年由武汉大学农学院、湖北农学院全部系科以及原中山大学、等6所综合性大学农学院的部分系科组件成立华中农学院,1985年更名为华中农业大学。 [1] 华中农业大学是中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生命科学为特色,农、理、工、文、法、经、管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863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是武汉七校联合办学成员,是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农业现代化建设优秀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2] 截至2017年10月,学校现有学院(部)18个,本科专业5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二级学科10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二级学科6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3个。全日制在校学生26196人,其中本科生18763人,研究生7433人;现有教职工2632多人,其中教师1528人,教授385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 [3] ,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人,千人计划专家19人,万人计划专家14人,长江学者23人,国家杰青20人,973计划首席科学家6人。
华中师范大学(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华中师大”,位于湖北省会武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1] ,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是中日人文交流大学联盟高校 [2] ,武汉七校联合办学成员,国家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国家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培养中、高等学校师资和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 学校办学源头始于1871年美国圣公会在武汉昙华林创办文华书院;历经传承演变,1903为文华书院大学部,1912年更名为中华大学,1951年组建公立华中大学,1952年改制为华中高等师范学校,1953年定名为华中师范学院,1985年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 截至2017年6月,学校占地面积120余万平方米,下设30个学院,70个本科专业;国家重点学科8个,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22个;15个博士后流动站,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2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17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教职工3800余人;各类全日制在校生近32000人,其中本科生近18000人,研究生11000多人,留学生2900多人
围绕建立高水平的创新创业和产业发展环境这个主题,保持和扩大投资规模,加大园区硬件建设投入。规划在“十二五”时期,完成120亿元投资用以园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区内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1)东山园区。投资10亿元用于东山园区市政设施增容改善建设、创新创业平台拓展、产业园区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对园区电力、供水、供气系统适时进行增容改造;实施园区道路全面“黑化”工程。兴建创业中心二期、三期工程,到2015年前将孵化面积增加到25万平方米;启动、续建三所大学科技园工程;围绕现代装备制造、精细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和环保等园区重点发展产业,重点打造10个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以及10个开放实验室,建立健全园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协作共享网络,形成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开放实验室以及创业支撑服务平台的三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生产性服务项目、生活服务业项目和社会事业项目;建设一批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提升园区品味,全面提升核心区硬件支撑能力,改善发展环境。   (2)猇亭园区。投资30亿元用于猇亭园区等拓展园区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国内一流水准规划和兴建园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一批水、电、路、气、热项目;高水平的规划建设一批环保项目;对园区道路系统实施加宽、黑化工程;完善多晶硅及光伏产业园、涂镀板材料工业园、湖北深圳工业园、精细化工园等一批产业园区的建设;在园区的商务区,建设一批具有较高水准和较大规模的公共服务和生活服务项目。到“十二五”期末,将猇亭园区建成一个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的城市新区。   (3)白洋园区。将白洋园区作为“十二五”期间后两年的投资建设重点,投资40亿元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设施的建设,建设水电气路等一批工程,为“十二五”及以后高新区的产业发展提供新的载体。   (4)生物产业园区。投资40亿元于园区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设施的建设。完成园区的“通平”建设,建设水电气路等一批工程,为富程投资、三峡药材交易中心、安琪集团、稻花香、萧氏茶叶等大型项目进驻打下基础。

评论

全部评论

  • 园区回复
暂无评论
还可以输入150个字
感谢您的留言

3s后自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