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 Us to Reach Chinese Companies Searching for Business Park Space in the United States
首页 园区库首页 园区库列表 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园区面积:140.2 平方公里
园区电话:0577-86996617
邮政编码: 325013
主导产业: 高端装备制造,纺织服装
投资要素
上下游配套
基本信息
政策优势
产业分布
第三方服务
点评
  • 投资成本
  • 园区介绍
  • 园区视频
  • 园区新闻
  • 园区地图

投资成本

土地挂牌价格:40.0万元/亩起
(以实际政策为准)
投资强度:300万元/亩起
环保要求:税收要求:20万元/亩起
厂房出租价格区间:15 ~ 35 元/月•㎡厂房出售价格区间:2700 ~ 4600 元/㎡
写字楼出租价格区间:30 ~ 45 元/月•㎡写字楼出售价格区间:9200 ~ 13800 元/㎡

园区介绍

  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是浙江南部福建北部首家国家级开发区。经过多年的发展,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充满了生机和商机,具有诸多优势,是投资价值洼地。


 


  一是区位战略优势。


  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处的城市-温州位于长三角和海西区交汇处,是浙江省三大经济中心之一、中国东南沿海重要港口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温州城市东边崛起的一座滨海新城,临近东海,地处浙南闽北交接的优势地带和温州海洋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北邻温州国际空港,距状元岙深水码头16公里、甬台温铁路25公里,滨海大道、沈海高速复线、轨道S2线(规划)贯穿其中。未来滨海交通,是浙江东部沿海交通的纽带,温州南片区域至机场、码头的纽带,更是城市东进南拓的交通核心。


 


  二是发展平台优势。


  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域范围覆盖滨海园区、金海园区和托管的三个街道,总人口达23万人。2014年初经省政府批复,开发区跨区域合作整合提升至"一区七园",打破了县域经济壁垒,初步形成核心区与辐射带动区联动发展格局,开发建设面积140.18平方公里,工业总产值超千亿元,财政收入超70亿元。2015年温州市委、市政府将浙南沿海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温州瓯飞管委会与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区合一",实行"三块牌子、一套人马"管理,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了多平台叠加的优势,滨海园区和金海园区29.8平方公里作为浙南产业集聚区的核心区块着力打造浙南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与销售基地,激光与光电高端装备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同时向海延伸的60万亩瓯飞围垦造地工程为开发区未来发展储备了广阔的空间。


 


  三是产业集聚优势。


  全区现有工业企业3000多家,其中规上企业373家,科技型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43%。培育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重点扶持电气机械、服装鞋革等传统优势产业和海洋科技与激光光电、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电商与物流、汽车产业等新兴产业集群。其中以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链为纽带,打造集汽车制造、文化、贸易与销售为一体的时尚汽车城;汽车产业已形成产值超百亿产业集群。加快服装鞋革、水暖洁具、民用电器等传统特色产业集群触网,使传统产业焕发时尚活力,荣获省级特种装备特色品牌园区,中国开发区30年30强"产业创新奖",街道特色产业集群凸显,先后拿到中国水暖洁具之都、食药机械之城、中国民用建筑基地等国字号金名片。


 


  四是生态环境优势。


  全力打造生态型、环保型产业新城,以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低碳工业园区、省循环化改造园区、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园区"四区联建"为载体,以资源利用最大化、源头化、综合化和集成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环境污染治理、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设置共享等方面形成循环生态链网,促进企业运用新工艺、新技术,推进节能减排和集约发展,是ISO14000国家级示范区。86家民营企业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68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2015年,开发区通过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创建的技术核查。以治水为突破口,开展"四边三化"、"三改一拆"等环境整治工作,全区绿地率达4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8.18平方米,实现园区的有机更新,打造美丽浙南智慧水乡和花园城市。


 


  五是产城融合优势。


  坚持高起点规划,产城融合发展,区内教育、文化、娱乐、卫生等设施日益完善,社会事业稳步发展。按照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整合提升"一区七园"、浙南沿海先进装备产业集聚区核心区总体布局,环金海湖3.2平方公里集行政商务、会展旅游、科技研发、休闲安居为一体的核心区建设加快推进,金海大厦、海洋科技创新园、交通枢纽中心等配套项目和"七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发展承载力逐步提升,数字开发区一、二期分别获得国家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银奖和国家级科技成果鉴定,项目建设走在全省开发区前列。开发区服务功能、文化氛围、人居环境不断优化。


 


  六、体制机制创新优势。


  温州是商行天下的开放之城,具有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遍布全球的市场网络。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温州民营经济的缩影,先行先试和坚持改革创新是其特色,是浙江省首批整合提升试点单位、以企业为主体,以人才为主力军,实施"四换三名"、招才引智,加大创业创新投资,区内设有激光产业园、海洋科技创新园、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开发区知识产权服务中心等公共创新平台。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为温州市人民政府派出机构,行使市一级管理权限,坚持"小政府、大社会、大服务",是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双认证单位,始终坚持以诚招商、以优便商、以信安商,综合执法体制改革被省商务厅和省财政厅列为省级改革试点。率先探索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建立重点项目无偿代办、"模拟审批"、"多证联办"、绿色通道等一系列快速审批机制;综合审批改革列入国家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健全红色直通车、驻企服务员等助企扶企等系列制度,形成了让投资创业者满意舒心的良好环境。

园区视频

园区地图

搜索当地供应商
按产业查找

园区信息

园区面积:140.2 平方公里园区电话:0577-86996617
园区地址:温州市龙湾区明珠路847号
主导产业:高端装备制造,纺织服装

经营成本

水价:5.95 元/m³商业用电:0.936 元/度
大工业用电:0.591 元/度工业电价(高峰):1.317 元/度
工业电价(低谷):0.521 元/度工业电价(平时):1.024 元/度
天然气:1.8 元/m³ (按季度调整)污水处理:1.6 元/吨
最低工资标准:2010 元/月普通工人:2800-4000 元/月
土地使用税: -

环境配套

货运站距离:永丽货运站196.9km高铁距离:温州南站34.8km
港口距离:温州安澜亭码头32km机场距离:温州龙湾国际机场6.4km
区位介绍:高新园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紧邻温州市行政中心区,距火车客运站2公里,距飞机场18公里,距龙湾万吨级码头7公里,甬台温高速公路紧贴高新园区东面而过,高新园区南面毗邻金丽温高速工路,疏港公路、汤家桥路、欧海大道等城市主干贯穿其中,区内辟有大面积公园与道路水系配合形成绿化系统,分别延伸到东南面大罗山景区和西南面湿地风景旅游区。
公路运输:330国道龙湾至洞头疏港公路年底建成通车、104国道温州段
铁路运输:甬台温线、金温线、甬台温线
本市住房均价:18189 元/㎡
园区生活配套:瑞安市塘下镇中心幼儿园
居住环境:温州苍南小区
超市:大润发(隆东路店)
商业环境:中国农业银行(假日支行)
百货商场:银泰百货(温州世贸店)
酒店商务:温州金园商务宾馆
休闲娱乐:温州恒隆影城
医疗:瑞安市人民医院瑞祥院区
教育:温州医科大学茶山校区

发展规划

  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是浙江南部福建北部首家国家级开发区。经过多年的发展,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充满了生机和商机,具有诸多优势,是投资价值洼地。

 

  一是区位战略优势。

  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处的城市-温州位于长三角和海西区交汇处,是浙江省三大经济中心之一、中国东南沿海重要港口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温州城市东边崛起的一座滨海新城,临近东海,地处浙南闽北交接的优势地带和温州海洋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北邻温州国际空港,距状元岙深水码头16公里、甬台温铁路25公里,滨海大道、沈海高速复线、轨道S2线(规划)贯穿其中。未来滨海交通,是浙江东部沿海交通的纽带,温州南片区域至机场、码头的纽带,更是城市东进南拓的交通核心。

 

  二是发展平台优势。

  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域范围覆盖滨海园区、金海园区和托管的三个街道,总人口达23万人。2014年初经省政府批复,开发区跨区域合作整合提升至"一区七园",打破了县域经济壁垒,初步形成核心区与辐射带动区联动发展格局,开发建设面积140.18平方公里,工业总产值超千亿元,财政收入超70亿元。2015年温州市委、市政府将浙南沿海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温州瓯飞管委会与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区合一",实行"三块牌子、一套人马"管理,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了多平台叠加的优势,滨海园区和金海园区29.8平方公里作为浙南产业集聚区的核心区块着力打造浙南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与销售基地,激光与光电高端装备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同时向海延伸的60万亩瓯飞围垦造地工程为开发区未来发展储备了广阔的空间。

 

  三是产业集聚优势。

  全区现有工业企业3000多家,其中规上企业373家,科技型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43%。培育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重点扶持电气机械、服装鞋革等传统优势产业和海洋科技与激光光电、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电商与物流、汽车产业等新兴产业集群。其中以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链为纽带,打造集汽车制造、文化、贸易与销售为一体的时尚汽车城;汽车产业已形成产值超百亿产业集群。加快服装鞋革、水暖洁具、民用电器等传统特色产业集群触网,使传统产业焕发时尚活力,荣获省级特种装备特色品牌园区,中国开发区30年30强"产业创新奖",街道特色产业集群凸显,先后拿到中国水暖洁具之都、食药机械之城、中国民用建筑基地等国字号金名片。

 

  四是生态环境优势。

  全力打造生态型、环保型产业新城,以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低碳工业园区、省循环化改造园区、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园区"四区联建"为载体,以资源利用最大化、源头化、综合化和集成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环境污染治理、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设置共享等方面形成循环生态链网,促进企业运用新工艺、新技术,推进节能减排和集约发展,是ISO14000国家级示范区。86家民营企业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68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2015年,开发区通过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创建的技术核查。以治水为突破口,开展"四边三化"、"三改一拆"等环境整治工作,全区绿地率达4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8.18平方米,实现园区的有机更新,打造美丽浙南智慧水乡和花园城市。

 

  五是产城融合优势。

  坚持高起点规划,产城融合发展,区内教育、文化、娱乐、卫生等设施日益完善,社会事业稳步发展。按照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整合提升"一区七园"、浙南沿海先进装备产业集聚区核心区总体布局,环金海湖3.2平方公里集行政商务、会展旅游、科技研发、休闲安居为一体的核心区建设加快推进,金海大厦、海洋科技创新园、交通枢纽中心等配套项目和"七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发展承载力逐步提升,数字开发区一、二期分别获得国家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银奖和国家级科技成果鉴定,项目建设走在全省开发区前列。开发区服务功能、文化氛围、人居环境不断优化。

 

  六、体制机制创新优势。

  温州是商行天下的开放之城,具有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遍布全球的市场网络。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温州民营经济的缩影,先行先试和坚持改革创新是其特色,是浙江省首批整合提升试点单位、以企业为主体,以人才为主力军,实施"四换三名"、招才引智,加大创业创新投资,区内设有激光产业园、海洋科技创新园、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开发区知识产权服务中心等公共创新平台。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为温州市人民政府派出机构,行使市一级管理权限,坚持"小政府、大社会、大服务",是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双认证单位,始终坚持以诚招商、以优便商、以信安商,综合执法体制改革被省商务厅和省财政厅列为省级改革试点。率先探索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建立重点项目无偿代办、"模拟审批"、"多证联办"、绿色通道等一系列快速审批机制;综合审批改革列入国家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健全红色直通车、驻企服务员等助企扶企等系列制度,形成了让投资创业者满意舒心的良好环境。

政策分布
暂无产业分布数据
暂无城市介绍
暂无园区企业
金融
人才
法律
财务
物流
咨询/环评/安保
教育
医疗
劳务中介

学校介绍

温州医科大学(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位于浙江温州,简称温医大,第二批省重点建设高校,是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是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教育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同建设的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学校可溯源至创办于1912年的浙江医学专门学校,1958年8月由浙江医学院从杭州分迁至温州建立,初名浙江第二医学院,后以校址所在地改名为温州医学院,2013年更名为温州医科大学。 截至2017年4月,学校有3个校区,总占地面积约1900亩,校舍建筑面积55万多平方米,图书馆馆藏文献194万册;设有15个二级学院,有5所附属医院,19所非直管附属医院(临床学院),开设26个本科专业,2个专科专业;有教职员工及医护人员10000余人(含附属医院),全日制在校生16288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18人,硕士研究生2839人,学历教育留学生755人。

  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是浙江南部福建北部首家国家级开发区。经过多年的发展,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充满了生机和商机,具有诸多优势,是投资价值洼地。

 

  一是区位战略优势。

  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处的城市-温州位于长三角和海西区交汇处,是浙江省三大经济中心之一、中国东南沿海重要港口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温州城市东边崛起的一座滨海新城,临近东海,地处浙南闽北交接的优势地带和温州海洋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北邻温州国际空港,距状元岙深水码头16公里、甬台温铁路25公里,滨海大道、沈海高速复线、轨道S2线(规划)贯穿其中。未来滨海交通,是浙江东部沿海交通的纽带,温州南片区域至机场、码头的纽带,更是城市东进南拓的交通核心。

 

  二是发展平台优势。

  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域范围覆盖滨海园区、金海园区和托管的三个街道,总人口达23万人。2014年初经省政府批复,开发区跨区域合作整合提升至"一区七园",打破了县域经济壁垒,初步形成核心区与辐射带动区联动发展格局,开发建设面积140.18平方公里,工业总产值超千亿元,财政收入超70亿元。2015年温州市委、市政府将浙南沿海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温州瓯飞管委会与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区合一",实行"三块牌子、一套人马"管理,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了多平台叠加的优势,滨海园区和金海园区29.8平方公里作为浙南产业集聚区的核心区块着力打造浙南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与销售基地,激光与光电高端装备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同时向海延伸的60万亩瓯飞围垦造地工程为开发区未来发展储备了广阔的空间。

 

  三是产业集聚优势。

  全区现有工业企业3000多家,其中规上企业373家,科技型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43%。培育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重点扶持电气机械、服装鞋革等传统优势产业和海洋科技与激光光电、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电商与物流、汽车产业等新兴产业集群。其中以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链为纽带,打造集汽车制造、文化、贸易与销售为一体的时尚汽车城;汽车产业已形成产值超百亿产业集群。加快服装鞋革、水暖洁具、民用电器等传统特色产业集群触网,使传统产业焕发时尚活力,荣获省级特种装备特色品牌园区,中国开发区30年30强"产业创新奖",街道特色产业集群凸显,先后拿到中国水暖洁具之都、食药机械之城、中国民用建筑基地等国字号金名片。

 

  四是生态环境优势。

  全力打造生态型、环保型产业新城,以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低碳工业园区、省循环化改造园区、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园区"四区联建"为载体,以资源利用最大化、源头化、综合化和集成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环境污染治理、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设置共享等方面形成循环生态链网,促进企业运用新工艺、新技术,推进节能减排和集约发展,是ISO14000国家级示范区。86家民营企业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68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2015年,开发区通过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创建的技术核查。以治水为突破口,开展"四边三化"、"三改一拆"等环境整治工作,全区绿地率达4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8.18平方米,实现园区的有机更新,打造美丽浙南智慧水乡和花园城市。

 

  五是产城融合优势。

  坚持高起点规划,产城融合发展,区内教育、文化、娱乐、卫生等设施日益完善,社会事业稳步发展。按照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整合提升"一区七园"、浙南沿海先进装备产业集聚区核心区总体布局,环金海湖3.2平方公里集行政商务、会展旅游、科技研发、休闲安居为一体的核心区建设加快推进,金海大厦、海洋科技创新园、交通枢纽中心等配套项目和"七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发展承载力逐步提升,数字开发区一、二期分别获得国家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银奖和国家级科技成果鉴定,项目建设走在全省开发区前列。开发区服务功能、文化氛围、人居环境不断优化。

 

  六、体制机制创新优势。

  温州是商行天下的开放之城,具有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遍布全球的市场网络。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温州民营经济的缩影,先行先试和坚持改革创新是其特色,是浙江省首批整合提升试点单位、以企业为主体,以人才为主力军,实施"四换三名"、招才引智,加大创业创新投资,区内设有激光产业园、海洋科技创新园、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开发区知识产权服务中心等公共创新平台。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为温州市人民政府派出机构,行使市一级管理权限,坚持"小政府、大社会、大服务",是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双认证单位,始终坚持以诚招商、以优便商、以信安商,综合执法体制改革被省商务厅和省财政厅列为省级改革试点。率先探索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建立重点项目无偿代办、"模拟审批"、"多证联办"、绿色通道等一系列快速审批机制;综合审批改革列入国家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健全红色直通车、驻企服务员等助企扶企等系列制度,形成了让投资创业者满意舒心的良好环境。

评论

全部评论

  • 园区回复
暂无评论
还可以输入150个字
感谢您的留言

3s后自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