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 Us to Reach Chinese Companies Searching for Business Park Space in the United States
首页 园区库首页 园区库列表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

国家级
园区面积:258.57 平方公里
园区电话:0551-63679110
邮政编码: 230031
主导产业: 制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生命科学,综合,其他,现代服务业,生物科技
投资要素
上下游配套
基本信息
政策优势
产业分布
第三方服务
点评
  • 投资成本
  • 产业特色
  • 园区载体
  • 园区介绍
  • 园区新闻
  • 园区地图

投资成本

土地挂牌价格:55.0万元/亩起
(以实际政策为准)
投资强度:400万元/亩起
环保要求:税收要求:30万元/亩起
厂房出租价格区间:18 ~ 40 元/月•㎡厂房出售价格区间:3000 ~ 4500 元/㎡
写字楼出租价格区间:40 ~ 60 元/月•㎡写字楼出售价格区间:6500 ~ 9500 元/㎡

产业特色

园区介绍

国家级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于1993年4月,1997年被列为全国首批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试点单位,2000年2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19年来,开发区发扬“团结拼搏,艰苦挺进,改革创新,无私奉献”的创业精神,坚持“项目是生命线、改革创新是永恒的主题、带领农民致富是立身之本”的三个主旋律,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发展,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了积极有效的窗口、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


工业经济领跑合肥发展。产业积聚效应日益显现,形成了以江淮汽车、安凯客车、佳通轮胎为代表的汽车及零部件,以日立建机、合力叉车、熔安动力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以海尔、长虹、美菱、美的为代表的家电电子,以联合利华、华泰、统一为代表的快速消费品等四大支柱产业。2012年来,以联宝、捷敏、芯硕、宝龙达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以杰事杰、铜冠、库尔兹为代表的新材料,以西伟德、仁创、罗宝为代表的住宅产业化,以赛真拜通、天麦科技为代表的生物医药等四大新兴产业强劲勃发。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0家,其中亿元以上93家,10亿元以上33家。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30%以上。


和谐开发区建设成果凸显。始终坚持统筹协调发展,探索了一条在开发区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妥善解决“三农”问题的特色之路。基本完成“住房、就业”两个安置,建立了居民基本生活和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推行涵盖全区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新的城市社区管理模式逐步完善,城市功能配套优势凸显。开发区解决“三农问题”的成功做法被商务部誉为“合肥开发区模式”向全国推荐。12所区属中小学均属新建;引进民办学校(含幼儿园)44所,区内共有高校14所。引入和建成安医大二附院等3家医院,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个。全区建有文化体育广场21个、运动场(馆)191个,建成藏书2万余册的芙蓉社区图书馆和可容纳观众近万人的锦绣大舞台。


综合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坚持“大项目立区、高新技术强区、优化环境兴区”的方针,努力构建“投资环境最佳,创业环境最佳,人居环境最佳”的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区。在中西部地区率先一次性通过了ISO9001、ISO14001质量和环境体系认证,管理水平和生态环境向国际化标准看齐。成功获得“国家新型工业化家电示范基地(全国唯一)”、合肥出口加工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区等3项国家荣誉。名列“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经济园区”第2位,在国家商务部的综合评比中,投资环境位居全国第15位,中西部国家级经济开发区首位;其中“发展与效率”指标居全国第九位。

园区地图

搜索当地供应商
按产业查找

园区信息

园区面积:258.57 平方公里园区电话:0551-63679110
园区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翡翠路398号
主导产业:制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生命科学,综合,其他,现代服务业,生物科技

经营成本

水价:3.4 元/m³商业用电:0.5898 元/度
大工业用电:0.5942 元/度工业电价(高峰): - 元/度
工业电价(低谷): - 元/度工业电价(平时):0.5898 元/度
天然气:3.16 元/m³ (按季度调整)污水处理:1.40 元/吨
最低工资标准:1550 元/月普通工人:3000 元/月
土地使用税:应纳城镇土地使用税额=应税土地的实际占用面积×适用单位税额(一般规定每平方米的年税额,大城市为0.50~10.00元;中等城市为0.40~8.00元;小城市为0.30~6.00元;县城、建制镇、工矿区为0.20~4.00元)

环境配套

货运站距离:合肥新桥国际机场-货运站39.4km高铁距离:合肥南站12.6km
港口距离:合肥港19.3km机场距离:合肥新桥国际机场41.4km
区位介绍: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处合肥市西南,濒临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开发区距离市区7公里,通过高架桥驱车6分钟可达市中心。
公路运输:开发区已建成高等级市政道路220公里
铁路运输:合九线
本市住房均价:13996 元/㎡
园区生活配套:设有中心工业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南部工业区;西部为商务文化区,建设合肥大学城、国际商务中心区、国际社区等
居住环境:格林硅谷小区
超市:永辉超市
商业环境:中国民生银行(合肥滨湖支行)
百货商场:城隍庙百货商场
酒店商务:深港商务酒店
休闲娱乐:合肥大剧院
医疗: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教育:合肥市第五十中学新区

发展规划

国家级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于1993年4月,1997年被列为全国首批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试点单位,2000年2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19年来,开发区发扬“团结拼搏,艰苦挺进,改革创新,无私奉献”的创业精神,坚持“项目是生命线、改革创新是永恒的主题、带领农民致富是立身之本”的三个主旋律,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发展,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了积极有效的窗口、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

工业经济领跑合肥发展。产业积聚效应日益显现,形成了以江淮汽车、安凯客车、佳通轮胎为代表的汽车及零部件,以日立建机、合力叉车、熔安动力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以海尔、长虹、美菱、美的为代表的家电电子,以联合利华、华泰、统一为代表的快速消费品等四大支柱产业。2012年来,以联宝、捷敏、芯硕、宝龙达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以杰事杰、铜冠、库尔兹为代表的新材料,以西伟德、仁创、罗宝为代表的住宅产业化,以赛真拜通、天麦科技为代表的生物医药等四大新兴产业强劲勃发。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0家,其中亿元以上93家,10亿元以上33家。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30%以上。

和谐开发区建设成果凸显。始终坚持统筹协调发展,探索了一条在开发区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妥善解决“三农”问题的特色之路。基本完成“住房、就业”两个安置,建立了居民基本生活和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推行涵盖全区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新的城市社区管理模式逐步完善,城市功能配套优势凸显。开发区解决“三农问题”的成功做法被商务部誉为“合肥开发区模式”向全国推荐。12所区属中小学均属新建;引进民办学校(含幼儿园)44所,区内共有高校14所。引入和建成安医大二附院等3家医院,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个。全区建有文化体育广场21个、运动场(馆)191个,建成藏书2万余册的芙蓉社区图书馆和可容纳观众近万人的锦绣大舞台。

综合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坚持“大项目立区、高新技术强区、优化环境兴区”的方针,努力构建“投资环境最佳,创业环境最佳,人居环境最佳”的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区。在中西部地区率先一次性通过了ISO9001、ISO14001质量和环境体系认证,管理水平和生态环境向国际化标准看齐。成功获得“国家新型工业化家电示范基地(全国唯一)”、合肥出口加工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区等3项国家荣誉。名列“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经济园区”第2位,在国家商务部的综合评比中,投资环境位居全国第15位,中西部国家级经济开发区首位;其中“发展与效率”指标居全国第九位。

政策分布
园区产业情况
暂无城市介绍
暂无园区企业
金融
人才
法律
财务
物流
咨询/环评/安保
教育
医疗
劳务中介
政府
保险

学校介绍

安徽医科大学为安徽省属重点大学,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成为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第一批"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 学校前身是1926年5月创办于上海的私立东南医学院。1949年底响应中共中央华东局"面向农村,走向内地"的号召,内迁安徽省,成为安徽省第一所高等医科院校。1952年改名为安徽医学院。1996年6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安徽医科大学。 截至2014年6月,该校设有22个直属教学机构,5所直属附属医院,6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共有在职教职工3733人,在校生共18700余人,其中研究生3160余人,留学生250余人 。

国家级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于1993年4月,1997年被列为全国首批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试点单位,2000年2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19年来,开发区发扬“团结拼搏,艰苦挺进,改革创新,无私奉献”的创业精神,坚持“项目是生命线、改革创新是永恒的主题、带领农民致富是立身之本”的三个主旋律,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发展,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了积极有效的窗口、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

工业经济领跑合肥发展。产业积聚效应日益显现,形成了以江淮汽车、安凯客车、佳通轮胎为代表的汽车及零部件,以日立建机、合力叉车、熔安动力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以海尔、长虹、美菱、美的为代表的家电电子,以联合利华、华泰、统一为代表的快速消费品等四大支柱产业。2012年来,以联宝、捷敏、芯硕、宝龙达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以杰事杰、铜冠、库尔兹为代表的新材料,以西伟德、仁创、罗宝为代表的住宅产业化,以赛真拜通、天麦科技为代表的生物医药等四大新兴产业强劲勃发。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0家,其中亿元以上93家,10亿元以上33家。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30%以上。

和谐开发区建设成果凸显。始终坚持统筹协调发展,探索了一条在开发区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妥善解决“三农”问题的特色之路。基本完成“住房、就业”两个安置,建立了居民基本生活和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推行涵盖全区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新的城市社区管理模式逐步完善,城市功能配套优势凸显。开发区解决“三农问题”的成功做法被商务部誉为“合肥开发区模式”向全国推荐。12所区属中小学均属新建;引进民办学校(含幼儿园)44所,区内共有高校14所。引入和建成安医大二附院等3家医院,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个。全区建有文化体育广场21个、运动场(馆)191个,建成藏书2万余册的芙蓉社区图书馆和可容纳观众近万人的锦绣大舞台。

综合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坚持“大项目立区、高新技术强区、优化环境兴区”的方针,努力构建“投资环境最佳,创业环境最佳,人居环境最佳”的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区。在中西部地区率先一次性通过了ISO9001、ISO14001质量和环境体系认证,管理水平和生态环境向国际化标准看齐。成功获得“国家新型工业化家电示范基地(全国唯一)”、合肥出口加工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区等3项国家荣誉。名列“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经济园区”第2位,在国家商务部的综合评比中,投资环境位居全国第15位,中西部国家级经济开发区首位;其中“发展与效率”指标居全国第九位。

评论

全部评论

  • 园区回复
暂无评论
还可以输入150个字
感谢您的留言

3s后自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