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 Us to Reach Chinese Companies Searching for Business Park Space in the United States
首页 园区库首页 园区库列表 江苏宝应经济开发区

江苏宝应经济开发区

省级
园区面积:50 平方公里
园区电话:0514—80365300
邮政编码: 225800
主导产业: 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光电子,发电与输变电设备,电子信息,新能源,机械工业
投资要素
上下游配套
基本信息
政策优势
产业分布
第三方服务
点评
  • 投资成本
  • 产业特色
  • 园区载体
  • 园区介绍
  • 园区视频
  • 园区荣誉
  • 园区新闻
  • 园区地图

投资成本

土地挂牌价格:12.0万元/亩起
(以实际政策为准)
投资强度:300万元/亩起
环保要求:有 / 企业通过环保评审 税收要求:250万元/亩起
厂房出租价格区间:15 ~ 20 元/月•㎡厂房出售价格区间:4000 ~ 5000 元/㎡
写字楼出租价格区间:20 ~ 25 元/月•㎡写字楼出售价格区间:8000 ~ 9000 元/㎡

产业特色

园区介绍

宝应经济开发区是江苏省首批省级开发区之一,总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开发区工业基础良好,形成了智能电网为主导产业和纺织服装、泵阀管件、汽车配件、电子信息四大特色产业。产品涉及机械、电子、纺织服装、医药、食品等门类。进区企业300多家,拥有1个中国名牌产品、1个中国驰名商标、1个国家免检产品,8个江苏省著名商标、10个江苏省名牌产品和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省级以上新产品、高新技术产品。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高新技术企业16家。

园区视频

园区荣誉

园区地图

搜索当地供应商
按产业查找

园区信息

园区面积:50 平方公里园区电话:0514—80365300
园区地址:扬州市宝应县宝应大道77号开发大厦
主导产业: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光电子,发电与输变电设备,电子信息,新能源,机械工业

经营成本

水价:3.15 元/m³商业用电:0.7 元/度
大工业用电:0.6612 元/度工业电价(高峰):1.1633 元/度
工业电价(低谷):0.3144 元/度工业电价(平时):0.6958 元/度
天然气:3.08-3.83 元/m³ (按季度调整)污水处理:1.1 元/吨
蒸汽:蒸汽价格:220-240 元/m³
最低工资标准:2070 元/月普通工人:4000 元/月
土地使用税:4元/平方米/年

环境配套

货运站距离:园区内有宝胜物流园、圆通物流园高铁距离:距离高铁站10分钟车程
港口距离:距规划建设的宝应港港口仅5公里机场距离:1小时交通圈内分布有扬州泰州、淮安涟水、盐城南洋等3个机场
区位介绍:宝应经济开发区位于县城东部,是宝应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区、产城融合的示范区。紧邻京沪高速宝应道口,1小时内可直达扬州泰州、淮安涟水、盐城南洋等机场。区内交通设施完善,形成了“七横两纵一连”的道路体系,所有出口均与G233贯通相连,从开发区到宝应高铁站只需10分钟车程,距规划建设的宝应港仅5公里。
公路运输:京沪高速、盐徐高速、宁靖盐高速 京沪高速公路穿城而过,县内设有宝应、夏集、泾河3个高速道口,宝应到上海、南京、北京、杭州的距离分别为340公里、200公里、890公里、420公里。县内公路联网,“四纵二横”高等级公路穿越全境。
铁路运输:周边有淮安、盐城、扬州、南京火车站,距离分别为55公里、100公里、105公里、200公里,淮扬镇铁路已开工建设,在宝应境内设有三个站点。
本市住房均价:6700 元/㎡
园区生活配套:配备人才公寓、污水处理厂、宝胜物流园、圆通物流园
居住环境:品质住宅、教育医疗、园林绿化一应俱全
超市:苏果超市、华润万家
商业环境:商务办公、休闲娱乐、标杆商业综合体齐全
百货商场:中央商场、永年百货
酒店商务:君悦商务酒店、宝鼎国际酒店、格林豪泰
休闲娱乐:幸福蓝海影城、白田广场
医疗:宝应县中医医院、宝应县人民医院、宝应县第二医院
教育:宝应实验小学、宝应县实验初级中学、安宜高级中学

发展规划

 

 

 

          [发展规划]

 

输变电装备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正在规划建设中,其中新型电力装备产业作为我区的主导产业,目前已形成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电工材料为主体的产业体系,拥有宝胜集团有限公司、阿斯塔导线有限公司、江苏宝源高新电工有限公司等一批重点企业,产业基础雄厚。新一代信息技术及通讯产业作为我区的特色产业,目前集聚了森萨塔科技、皇裕电子、汇翔等一批电子信息企业,产品涉及汽车传感器、温控器、保护器等行业。高端新材料产业作为我区的主导产业,集聚了宝生时代、利德尔新材料等一批科技创新型企业,产品涉及聚酯切片、MC尼龙等行业。近年来陆续引进然创新材料、彩虹锂电池正极材料、伊尔曼新型聚酯(PCT)纤维铸片等一批高端新材料产业链企业落户园区

  [总体规划] 

        

政策分布
暂无城市介绍
暂无园区企业
金融
人才
法律
财务
物流
咨询/环评/安保
教育
医疗
劳务中介
政府
保险

学校介绍

扬州大学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全国率先进行合并办学的高校。1992年,学校由扬州师范学院、江苏农学院、扬州工学院、扬州医学院、江苏水利工程专科学校、江苏商业专科学校等6所高校合并组建而成。学校办学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02年由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创建的通州师范学校和通海农学堂(后成为南通学院的一部分)。原江苏农学院和扬州师范学院便是在南通学院农科和通州师范学校文史科的根基上发展起来的。参与合并的其他4所高校也均有60年左右的独立办学历史。 学校办学规模较大,学科门类齐全。全校现有普通全日制本科生25000多人,各类博、硕士研究生10000多人,成人学历教育学生11000多人。现设有文学院、社会发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新闻与传媒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体育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水利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农学院、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兽医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医学院、护理学院、商学院、旅游烹饪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音乐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和独立学院广陵学院等29个学院,120个本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大学科门类。学校建有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拥有14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全国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0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6个江苏高校品牌专业,15个省重点专业(类),29个省品牌特色专业,1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共享平台,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9个省级优秀研究生工作站,6个专业列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个项目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农林人才培养项目,2个项目列为江苏省卓越教师培养试点项目,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3项。 学校师资结构合理,综合实力较强。全校现有教职员工59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2300多人,医护人员1900多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1300多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外籍院士1人,“千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杰青优青获得者、国家级教学名师9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1人,博、硕士生导师2700多人。现有博士后流动站1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4个,博(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6个;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优势学科5个,省重点序列学科1个,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6个,省一级学科重点(培育)学科3个,化学、植物与动物科学、工程学、农业科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等6个学科的ESI排名进入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前1%;拥有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部、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21个,部、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共技术服务中心、省级研究院19个,建成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获批1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学校目前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800多项,全校年科技经费6亿多元。“十五”以来,共有230多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其中,由中科院与我校共同完成的“转基因山羊体细胞克隆山羊”成果被评为1999年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之首,由我校参与完成的“水稻第四号染色体精确测序”工作被评为200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头条新闻,9项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年以来有4篇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科技开发与成果推广成绩同样喜人,学校的“农科教结合”工作已形成了以苏北基地为中心,辐射苏中、苏南的格局,在服务“三农”方面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学校办学条件优良,对外交流活跃。校园占地面积4000多亩,校舍建筑面积158万多平方米;8个校区位于市区中部,首尾相连。全校固定资产总值58.2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1.07亿元,图书馆藏书412.8万册。拥有直属附属医院、实习工厂、实验农牧场、动物医院、附属中学等一批教学、科研、实习基地以及设备完善的临床医学院。学校注重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先后与45个国家(地区)的230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学校具有招收外国留学生(包括接受政府奖学金外国留学生)和招收港、澳、台学生的资格。 合并办学20多年来,学校走过了一条“联合—合并—调整—提高”的改革发展之路。建校之初,学校走的是联合办学的道路。从1995年上半年起,学校由松散型联合转变为实质性合并。1998年,学校按学科群重组了13个二级学院。2002年之后,基于学科建设需要,学校又进行院系重组,构建了扁平化的组织体系,减少了管理层次,理顺了内部关系,提高了运行效益,为学科、专业建设创造了更为有利的发展空间。学校各项事业呈现健康快速发展态势,校党委先后被江苏省委表彰为“江苏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被中共中央表彰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承传历史辉煌,谱写改革华章。已有百余年办学历史的扬州大学,锐意改革,开拓进取,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有益的经验,被中央领导同志誉为“高校改革的一面旗帜”。在新的征程中,扬州大学将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解放思想,推进综合改革,注重以人为本,加强内涵建设,大力推进“规模大校”向“内涵强校”、“改革名校”向“质量名校”的转变,朝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阔步迈进!(2017年5月)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是1998年12月经原江苏省教委批准,由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江苏省重点综合性大学——扬州大学按新机制、新模式设置的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 学院目前位于扬州市荷花池风景区,占地面积814亩,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拥有环境优雅、生活便利的数字化、园林式的双子星校园。城南古运河西畔扬子津科教园内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新校区建设已进入工程收官阶段。 在建新校区占地800余亩,功能布局合理、中心突出、环境典雅、景观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教学设施完备,实验设备先进,图书资源丰富,校园网络完善。学院计划于2018年初整体入驻智能化、园林化、生态化、开放化、人文化的绿色新校园。 学院充分依托母体扬州大学办学,在专业建设、授课师资、图书资料、教学实验设施等方面,充分共享扬州大学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其中专业主讲教师中教授、副教授比例达65%以上。 学院现设37个本科专业,在校生9600人左右。自1999年招生以来,学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机制创新,质效双求,特色鲜明”的办学理念,已毕业的十多届学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涌现了众多杰出校友,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建功立业的同时,也为学院不断增光添彩。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7%以上。 学院坚持从严治院,形成了严格管理与人文关怀、服务至上与文化熏陶一体的学生教育管理特色。学院实行“三育一导”的全程式教育管理,即任课教师教书育人、班主任管理育人、宿舍老师服务育人、辅导员生涯规划指导;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学生自行组织社团48个;全年开展“成才在广陵”科技文化节、学生社区文化节、建筑文化节、服饰与皮具文化节、护士文化节、文法文化节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学院现设有国家奖学金、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由南京邮电大学于1999年创办的全日制民办本科独立学院。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由全国人大常委、农工民主党中央副主席、南京邮电大学校长杨震教授任学院法人代表、理事长,博士生导师宗平教授任学院院长。 自办学以来,学院始终立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依托南京邮电大学雄厚的教学资源、显著的学科优势和严谨的教学管理,保持与通信信息行业密切稳定的合作关系,成功培养了一批信息产业建设的合格人才,成为造就IT英才的摇篮、投身信息产业的阶梯。 2012年,根据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优化全省高等教育结构和布局的调整方案,南京邮电大学与扬州市人民政府合作,在荣获联合国人居奖、素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共建新校区。新校区坐落于扬州市仪扬河畔的大学城——扬子津科教园区,占地893亩,校园教学区、实验区、运动区、办公区、生活区等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建筑古雅、景色宜人,教学、实验及生活设施先进齐全,是广大学子求学成才的理想殿堂。 学院现拥有专、兼职教师551人,其中高级职称23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达到总数的88%,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6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9人,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9人。现有在校生8550余人,设有21个以通信信息类专业为主干,理、工、文、经、管等相互交融的优势专业。建设、改造实验室36个,投入经费数千万元,面积达7800平米,已满足教学需求。学院还将不断投入,持续提升办学条件。 一直以来,学院致力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开展各项工作,人才培养成果喜人。近几年来,学生出国升学和考研录取率在江苏省同类院校中一直保持前列,平均达14.5%;学院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在江苏省同类院校毕业生中名列前茅;学生在国内外诸多专业技能比赛中屡获佳绩。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网络技术大赛本科组全国第一名及唯一特等奖、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两个项目的一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IRAN Robocup国际机器人大赛季军、国际信息通信技术创新服务大赛第三名。还在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大赛、全国大学生模拟电子系统设计竞赛、中央电视台CCTV“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挑战赛、全国大学生沙盘模拟经营大赛等比赛上获得佳绩。学院通过举办思科网院、H3C网院,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学院已有100余名学生获得全球网络技术专家认证CCIE证书。 学院加强与国际知名大学的合作和交流。经过多年的开拓和积累,学院已与国外10多所院校建立了教学、科研和学生交流的合作渠道。目前正在运行的国际合作项目包括:美国中密西根大学的“3.5+0.5+1.5”校际交流本硕连读项目、英国诺森比亚大学的“3+1”校际交流本科双学位项目、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的“3.5+0.5+1.5”校际交流本硕连读项目等。通过对外交流与合作,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学院加强校企合作项目建设。自迁址办学以来,学院先后与电信运营商及扬州地方知名通信信息企业共建了实习实训基地,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适应性,建立了“理论教学—实习实训—就业创业”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学院与扬州市政府相关部门展开合作,促进“政产学研经”深度融合发展,共建学生实习实训基地;聘请多名企业高管为我院客座教授,将大学的人才培养与企业的应用需求进行高度对接,提高了契合度。 学院为学生设立了20多种奖学金、助学金项目,用以奖励在专业知识学习和在科技创新、专项技能、社会工作等方面做出成绩的各类优秀学生,奖励面达60%以上。同时学院还通过国家助学贷款、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和特殊补助等途径,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学院秉承南京邮电大学“厚德、弘毅、求是、笃行”的校训,坚持应用型、多科性、国际化的办学定位,践行“创业、创新、科学、奉献、进取、协作”的通达精神,积极探索依托通信行业、面向信息社会的特色发展之路。学院将一如既往地致力于打造通达品牌,增强核心竞争力,坚持创新发展,面向世界,将学院建设成一所高水平信息类应用型大学。
扬州市职业大学是一所全日制综合性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创建于1984年。目前实行扬州市职业大学、扬州教育学院、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和扬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多块牌子合并办学,是市属唯一的一所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现有教职工1,500名,有专任教师近1000人,其中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教师495人,教授55人,副教授379人。有全国优秀教师4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11人,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2人,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33人,江苏省中青年专家2人,扬州市中青年专家17人,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2个,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一个。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中具有“双师型”素质的教师占75%以上。 目前,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3,000多人,成人业余和开放教育在校生11,000多人。校园总占地1,100亩,校舍建筑面积近40万平方米。现有基础和专业实验室70多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5亿元,图书馆藏书130万册,电子图书等资源140万种,各类期刊杂志2,000余种。现有22个教学单位,21个党政部门,5个教学辅助单位。学校开设机械制造、汽车、土建测绘、纺织服装、生化环境、电子通讯、太阳能光伏与LED照明、信息技术、旅游管理、工商管理、经济贸易、园艺、医学卫生、外语、艺术、人文、数学、体育等17个大类,71个专业和专业方向。 学校还有与法国、美国、加拿大、韩国等国高校合作的7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海外本科直通车办学项目,与10多个国家和地区高等学校建立了姊妹学校的关系。学校毕业生连续三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9%以上。 目前,我校有教育部、财政部支持的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项目4个,分别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服装设计专业、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和护理专业。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个,分别是光伏材料与LED照明应用技术实训基地和护理实训基地。学校有江苏省财政支持的的省级重点专业群6个,分别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群、软件技术专业群、旅游管理及在线运营服务专业群、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群、国土资源与地理信息专业群和园艺园林类专业群,有江苏省财政支持的省级实训基地5个,分别为数控技术实训基地、服装设计实训基地、国土勘测规划实训基地、农业安全与环境保护实训基地和护理实训基地。有28个项目获得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立项项目。我校学生参加全国、全省高等学校职业技能大赛获得多项金奖、银奖。2012年,学校荣获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和江苏省教育人才工作先进单位称号,位居我省高职院校第一方阵。 学校是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学校先后荣获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安全文明校园、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高校文明食堂、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称号。十三五期间,学校坚持内涵发展,提升综合实力,着力培育承担应用型本科层次高等教育的能力,具备本科办学水平,实现筹建扬州科技学院的目标。
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1956年,2003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她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联合国“人居奖”城市----扬州,总占地500多亩,建筑面积26万平米,主校区位于扬州城南风景秀丽的高旻寺景区,校园建筑古雅,花草芬芳,绿树成荫。行走其间,移步换景,或见湖光潋滟,亦闻书声朗朗,云水相融,人文荟萃,呈天人合一之境。 学院秉承“自强不息,明德树人”的校训精神,坚持以“天人合一”、“面向人人”和“君子不器”的绿色教育理念,引领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工作,逐渐形成和凝练了绿色教育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特色。设有环境科学与工程、资源科学、园林园艺、医学、经济贸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外语、人文科学和基础课部等9个系部,现有在校生10000人。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有专任教师近400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近100人,“333工程”人才、“青蓝工程”骨干教师、市级以上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4名,杨叔子院士、宁津生院士、程顺和院士和著名古建筑学家阮仪三教授、美国南密西西比大学丁玖教授等专家学者担任我院名誉教授,并常来我院讲学。 近年来,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质量工程”成效显著,一批省部级教改试点专业、特色专业、省级以上精品课程、精品教材、省级教学团队和省级教学成果奖脱颖而出,拥有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站、省级重点高职实训基地、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5个,校内实训中心9个(实训分室189个),校外实训基地150个,图书馆藏书和期刊资料丰富,大学生创业园、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大学生艺术团等学生素质拓展资源完善。2007年,学院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学院注重依托行业和企业,强化技能训练,重视实践磨练,校园文化活动多姿多彩,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学风浓郁,技能扎实,综合素质高,在高级别的“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竞赛、职业技能大赛、创意大赛以及职业生涯规划、实用英语口语和写作、大学生ITAT等大赛中屡获殊荣。学院是“江苏省平安校园”、省级“文明宿舍”、“文明食堂”、五四红旗团委、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近五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 学院实施开放办学战略,先后与美国、英国、爱尔兰、加拿大、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进行交流和项目合作,借鉴国外先进职教理念和模式,开发专业与课程。鼓励在校学生提高学历层次,“专转本”录取率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2009年,学院又与本科院校开通了“专接本”,学生在毕业前一年就可进入本科阶段学习,毕业后一年成绩合格能取得相应院校本科文凭。2010年,建立海外本科直通车专业3个,国际合作办学专业1个。 学院有完善的助学体系,承诺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辍学。国家和政府奖助学金额度大,受助面宽,多家企业在我院设立奖学金。所有在籍学生均享受扬州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校内普惠门诊,经济困难学生都可通过申请生源地助学贷款、学费减免、困难补助、勤工俭学等途径获得资助,完成学业。 半个世纪以来,学院面向区域经济,先后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输送了2多万名高等技术应用人才。2010年,学院面向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招收新生3260人,35个招生专业紧贴社会需求,发展空间大,就业前景好。 目前,学院正凭借扬州悠远的历史积淀和醇厚的人文底蕴,以积极的姿态,加强内涵建设,努力把我院创建成特色鲜明、有较强影响力的高水平、示范型高职院校。
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地处我国著名历史文化名城扬州的古运河畔,1999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筹建,2004年又经江苏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正式成为具有独立颁发专科文凭资格的民办全日制高职院校。现代的办学理念 秉承“面向社会需求,坚持就业导向;注重专业知识,突出能力训练;践行德育为先,提高人文素养;立足名城扬州,扩大辐射功能” 的办学理念,践行“厚德、笃学、敏行、毓秀” 的校训,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己任,竭诚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秀美的校园环境 校园占地1040亩,建筑体现中国园林传统风格,大坡顶重檐建筑格调典雅,赏心悦目;全院绿化面积20万平米,植有桃、李、枫、梅、桂、竹、石榴、海棠等花苑,常年常绿、四季绽放,披露精彩江海华章;凌霄、紫藤、月季、忍冬、葫芦等藤蔓长廊,牵出串串学海情思;多处人工湖水面共3万平米,环湖环岛建有桥、廊、亭、台等景观,展示文化底蕴;太湖石、黄山石、灵璧石、花岗石等石景,诉说人文情怀;数组艺术雕塑,多处科技、艺术、文化长廊显露校园创新的时代气息,构成特色鲜明的校园环境文化。大学生公寓中心区还拥有2万平米的生态园。秀美的校园,为学子营造了绝佳的读书环境。 优质的师资队伍 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有各类教师396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74人,“双师素质”教师179人;有研究生学历和硕士学位的118人。他们当中有的是国家、部、省各类教学委员会专家、有的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和重点学科带头人。各专业均建有专业指导委员会,有近200名专家、教授和来自企业的高级工程师、经济师、工艺师、园艺师等组成。优质师资为学院办学质量和学术研究提供了保障。 热门的专业设置 根据社会需求和服务地方经济,开设25个专业,包涵了信息工程类、机电工程类、土木工程类、工商管理类、经济贸易类、外语类、应用艺术类等,形成了以工科为主,经管文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不断优化专业结构,适时调整专业方向,各类专业特色鲜明,现有1个省级特色专业和1个包含5个专业的省级重点专业群建设点,2门省级精品教材,3门省立项精品教材。 完善的办学设施 校舍总建筑面积22.45万平米,其中教学用房13.8万平米。建有设施完善的教学楼、实验实训楼、机械实训工厂、计算机中心、培训中心、语音室、多媒体教室、图书馆、体育馆、运动场等;拥有教学仪器和实验实训设备值5266万元;馆藏纸质图书45万册;建有报告厅、多功能厅、大学生活动中心等;建有四人一间的标准化学生公寓28栋,有近70%的学生公寓安装了空调。 突出的能力训练 以强化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学生人人成才为目标,重视学生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推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推广情景教学、模拟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形式。校内拥有50个综合实验实训基地,其中现代化机电制造技术实训基地为省级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点。学院开展广泛的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61家,学生专业实验实训课时占总课时50%左右。建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具有鉴定资格的工种达33个。学生在校期间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实习工厂、实验实训室实习和企业顶岗实习,锻炼专业技能,使学生在毕业时既取得相应的学历毕业证书,同时又获得专业职业技能证书。重视和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地区)专业技能大赛,近年来,师生屡屡获奖。 鲜明的办学特色 以“职业理想、职业技能、职业规范、职业道德”四职一体化为载体,形成“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全方位全过程”的办学特色。以“主题教育”等基本途径和形式,加强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主题教育”获得省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新奖”;“人文江海” 的办学特色受到专家肯定和社会赞誉。 广泛的办学交流 以开放的姿态与创新的视野,广泛开展国际内外地区与院校的合作与交流,提高办学水平。学院与扬州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扬州市总商会、国家税务总局扬州培训学院开展合作,成为扬州开发区的人才培养基地、扬州商总会人力资源与科技基地、国家税务总局扬州培训学院第二校区。与省内外大企业、大集团等举办工学或校企合作班。吸引国内、区域内知名企业到校内建设校企合作实验实训基地。与韩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地区)的高校以及与河海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扬州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有广泛的合作和交流;与美国海兰学院等结成姊妹学院,进行教学等方面合作;与台湾孔孟学会和开南大学等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与韩国互换交流学生学习;从江海到韩国读本科的学生已达300多人。成绩优秀的学生还可以参加“专转本”选拔,先后已有近1600人转入本科院校就读。近1750人在完成专科学业后,接读其他本科院校的本科学业。为有继续深造愿望的学生,搭建了多样化的学习平台。 创新的管理模式 以“教育、管理、服务、维权”为学生管理创新理念,坚持规范学生日常行为为重点,建有完善的学生管理体系和自律组织,完善的扶困助学体系和助学制度,完好的后勤生活服务体系,完备的保安设施和治安保障;辅导员(班主任)进公寓,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人文环境进公寓;构建完善的三级心理健康网络,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每年约有数百名学生获各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表彰,650名学生获各类奖学金奖励,100多个班级获优良学风班荣誉;着力提高学生的日常生活文明养成,每年1000多个宿舍被评为文明宿舍;着力培育学生的感恩情怀,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慈善活动。创新的学生管理,极大的提升和培育了学生的文明素养。 务实的就业工程 大学生就业工程实行院、系两级“一把手”负责制,辅导员(班主任)为直接责任人;把创业就业教育列入教学计划,邀请创业就业成功人士或学子讲体会,指导和引导学生树立新型创业观、就业观;建有大学生就业中心,率先拥有全国联网的就业信息显示系统和视频双向选择就业查询系统等先进设施;组织学生“走出去”,参加洽谈会、见面会,邀请企业“走进来”,举办“双选会”、“面试会”,多年来学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9%左右,2008年、2010年和2012年连续三度被评为全省高校大学生就业先进单位。

 

 

 

          [发展规划]

 

输变电装备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正在规划建设中,其中新型电力装备产业作为我区的主导产业,目前已形成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电工材料为主体的产业体系,拥有宝胜集团有限公司、阿斯塔导线有限公司、江苏宝源高新电工有限公司等一批重点企业,产业基础雄厚。新一代信息技术及通讯产业作为我区的特色产业,目前集聚了森萨塔科技、皇裕电子、汇翔等一批电子信息企业,产品涉及汽车传感器、温控器、保护器等行业。高端新材料产业作为我区的主导产业,集聚了宝生时代、利德尔新材料等一批科技创新型企业,产品涉及聚酯切片、MC尼龙等行业。近年来陆续引进然创新材料、彩虹锂电池正极材料、伊尔曼新型聚酯(PCT)纤维铸片等一批高端新材料产业链企业落户园区

  [总体规划] 

        

评论

全部评论

  • 园区回复
暂无评论
还可以输入150个字
感谢您的留言

3s后自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