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 Us to Reach Chinese Companies Searching for Business Park Space in the United States
首页 园区库首页 园区库列表 苏州浒墅关经济技术开发区

苏州浒墅关经济技术开发区

国家级
园区面积:36.5 平方公里
园区电话:0512-68018583 
邮政编码: 215151
主导产业: 电子信息,建材卫浴,石油化工,机械工业,物流仓储业
投资要素
上下游配套
基本信息
政策优势
产业分布
第三方服务
点评
  • 投资成本
  • 园区载体
  • 园区介绍
  • 园区新闻
  • 园区地图

投资成本

土地挂牌价格:32.0万元/亩起
(以实际政策为准)
投资强度:500万元/亩起
环保要求:税收要求:100万元/亩起
厂房出租价格区间:24 ~ 36 元/月•㎡厂房出售价格区间:6000 ~ 8000 元/㎡
写字楼出租价格区间:30 ~ 45 元/月•㎡写字楼出售价格区间:13000 ~ 19000 元/㎡

园区介绍

        苏州浒墅关经济技术开发区始建于1992年9月,1993年12月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2007年开发区机构升格为正处级建制;2009年4月,开发区区划范围调整,东至京杭大运河,南至枫桥街道,西至绕城高速、通安镇,北至浒光运河、通安镇,总面积约36.5平方公里。2013年获批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域不变。2013是苏州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常住人口5万多人,流动人口8万多人。开发区位于苏州古城西北郊,在高新区的北部。东邻京杭大运河,西至绕城高速,南至枫桥交界,北至浒光运河、通安交界。拥有312国道、京沪铁路、沪宁高速公路、沪宁城际铁路浒关站等便捷的交通和京杭运河、江苏大阳山国家森林公园等自然资源。

       建区以来,开发区依托312国道、沪宁高速公路、京沪铁路、京杭大运河等交通优势和阳山、大白荡等真山真水的自然资源,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00多亿元,引进、兴办企业500多家,注册外资45亿美元,注册内资100亿元人民币。2002年,开发区抓住苏州城市区划调整契机,实施了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建设奇迹。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和海关保税物流中心从建设到封关运作都创下了“百日奇迹”,动迁农户9000多户,开工建筑面积800多万平方米,引进中外企业350多家。学校、幼儿园、老年公寓、敬老院、社区服务中心、卫生服务中心、党员服务中心、残疾人服务中心、非公企业活动中心等社会服务设施配套齐全。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等分别以年均55%、70%的速度增长,产业结构从较单一建材、化工,发展成以精密机构、新型建材、电子资讯、精细化工、物流仓储等四大支柱产业。形成了以国家级出口加工区为中心,北有阳山花苑动迁居住区,南有大新科技园,西有阳山科技工业园、大阳山国家森林公园、阳山环山绿化景观带,东有出口加工区商贸服务配套区、维德工业城、大白荡城市生态公园、高新海关保税物流中心、浒通片中心商贸区、大运河明清风光带等的全新开发格局。

        近年来,开发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转型升级,所建立的苏州东吴博物馆被苏州市委宣传部授予“苏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苏州市教育局授予“中小学历史文化教育基地”。市委书记蒋宏坤对东吴博物馆的建设高度重视,并作了“发展文博事业,提升社会文明”的题词。与此同时,开发区加大对环境建设力度,区域实现了绿化、美化、亮化要求,群众百姓人居环境得到了全面提升。 

园区地图

搜索当地供应商
按产业查找

园区信息

园区面积:36.5 平方公里园区电话:0512-68018583 
园区地址:苏州市虎丘区大同路
主导产业:电子信息,建材卫浴,石油化工,机械工业,物流仓储业

经营成本

水价:3.5 元/m³商业用电:0.814 元/度
大工业用电:0.661 元/度工业电价(高峰):1.102 元/度
工业电价(低谷):0.32 元/度工业电价(平时):0.661 元/度
天然气:3.25 元/m³ (按季度调整)污水处理:1.35 元/吨
蒸汽:蒸汽价格:235 元/m³
最低工资标准:1140 元/月普通工人:2500 元/月
土地使用税: -

环境配套

货运站距离:南京禄口国际机场苏州城市货运站6.5km高铁距离:苏州高铁北站19.4km
港口距离:至上海港、太仓港、常熟港、张家港等均在一小时车程内机场距离:距虹桥机场70公里、浦东机场120公里、苏南硕放国际机场40公里;
区位介绍:开发区位于苏州古城西北郊,在高新区的北部。东邻京杭大运河,西至绕城高速,南至枫桥交界,北至浒光运河、通安交界。拥有312国道、京沪铁路、沪宁高速公路、沪宁城际铁路浒关站等便捷的交通和京杭运河、江苏大阳山国家森林公园等自然资源。
公路运输:拥有312国道、沪宁高速公路等便捷的交通
铁路运输:拥有京沪铁路、沪宁城际铁路浒关站等便捷的交通
本市住房均价:15465 元/㎡
园区生活配套:学校、幼儿园、老年公寓、敬老院、社区服务中心、卫生服务中心、党员服务中心、残疾人服务中心、非公企业活动中心等社会服务设施配套齐全
居住环境:苏州市金屋苑小区
超市:大润发(苏州何山店)
商业环境:苏州银行
百货商场:绿宝广场购物中心
酒店商务:滨河皇冠商务酒店(苏州寒山寺店)
休闲娱乐:江苏大阳山国家森林公园、大白荡等
医疗: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
教育:苏州科技大学石湖校区

发展规划

        苏州浒墅关经济技术开发区始建于1992年9月,1993年12月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2007年开发区机构升格为正处级建制;2009年4月,开发区区划范围调整,东至京杭大运河,南至枫桥街道,西至绕城高速、通安镇,北至浒光运河、通安镇,总面积约36.5平方公里。2013年获批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域不变。2013是苏州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常住人口5万多人,流动人口8万多人。开发区位于苏州古城西北郊,在高新区的北部。东邻京杭大运河,西至绕城高速,南至枫桥交界,北至浒光运河、通安交界。拥有312国道、京沪铁路、沪宁高速公路、沪宁城际铁路浒关站等便捷的交通和京杭运河、江苏大阳山国家森林公园等自然资源。

       建区以来,开发区依托312国道、沪宁高速公路、京沪铁路、京杭大运河等交通优势和阳山、大白荡等真山真水的自然资源,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00多亿元,引进、兴办企业500多家,注册外资45亿美元,注册内资100亿元人民币。2002年,开发区抓住苏州城市区划调整契机,实施了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建设奇迹。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和海关保税物流中心从建设到封关运作都创下了“百日奇迹”,动迁农户9000多户,开工建筑面积800多万平方米,引进中外企业350多家。学校、幼儿园、老年公寓、敬老院、社区服务中心、卫生服务中心、党员服务中心、残疾人服务中心、非公企业活动中心等社会服务设施配套齐全。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等分别以年均55%、70%的速度增长,产业结构从较单一建材、化工,发展成以精密机构、新型建材、电子资讯、精细化工、物流仓储等四大支柱产业。形成了以国家级出口加工区为中心,北有阳山花苑动迁居住区,南有大新科技园,西有阳山科技工业园、大阳山国家森林公园、阳山环山绿化景观带,东有出口加工区商贸服务配套区、维德工业城、大白荡城市生态公园、高新海关保税物流中心、浒通片中心商贸区、大运河明清风光带等的全新开发格局。

        近年来,开发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转型升级,所建立的苏州东吴博物馆被苏州市委宣传部授予“苏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苏州市教育局授予“中小学历史文化教育基地”。市委书记蒋宏坤对东吴博物馆的建设高度重视,并作了“发展文博事业,提升社会文明”的题词。与此同时,开发区加大对环境建设力度,区域实现了绿化、美化、亮化要求,群众百姓人居环境得到了全面提升。 

政策分布
暂无产业分布数据
暂无城市介绍
暂无园区企业
金融
人才
法律
财务
物流
咨询/环评/安保
教育
医疗
劳务中介
政府
保险

学校介绍

南京理工大学(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南理工”,位于古都南京市,北依紫金山,西临明城墙,是一所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111计划”、“卓越计划”、“中俄工科大学联盟”入选高校之一,素有“兵器技术人才摇篮”的美誉。 学校创建于1953年,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炮兵工程系,经历炮兵工程学院、华东工程学院、华东工学院等发展阶段,1993年,更名为南京理工大学。2017年9月,入围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 [1-2] 截至2018年3月,学校设有15个专业学院,两个独立学院。学校占地3118亩,校舍建筑总面积11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40亿元,各类教学科研仪器设备16亿元;图书馆藏有中外文图书文献250余万册;现有各类在校生30000余名,留学生1000余名;教职工3200余人,专任教师1900余人,教授、副教授1200余人
江南大学(Jiangnan University)坐落于江苏省无锡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具有轻工特色的研究型大学,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成员,入选“111计划”、“千人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学校源于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历经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等发展时期,1952年由原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江南大学的有关系科组建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食品工业系;1958年该系整建制东迁无锡,建立无锡轻工业学院;1995年更名为无锡轻工大学;2001年1月,经教育部批准,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江南大学;2003年,东华大学无锡校区并入江南大学。 截至2018年3月,学校占地面积3250亩、建筑面积116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39.63万册;设有18个学院(部);建有6个博士后流动站,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以及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和二级重点学科5个;共有教职员工3199人,其中专任教师1895人;在校本科生20122人、博硕士研究生8169人、留学生1276人。
南京林业大学(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简称“南林”,位于江苏南京,是一所由国家林业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特色重点学科项目”、江苏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江苏省十五所重点建设大学成员,已成为一所以林科为特色,以资源、生态和环境类学科为优势,拥有理、工、农、文、管、经、哲、法、艺等学科的多科性大学。林学、林业工程、风景园林学等三个学科在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排名全国前五。 学校前身为中央大学(创建于1902年)森林系和金陵大学(创建于1910年)森林系,1952年合并组建的南京林学院,是当时全国仅有的三所高等林业院校之一。1955年华中农学院林学系(武汉大学、南昌大学和湖北农学院森林系合并组成)并入,1972年更名为南京林产工业学院,1983年恢复南京林学院名称,1985年更名为南京林业大学。 截至2015年12月,学校占地面积10295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28亿元,图书馆纸质文献总量为150万册;设有22个学院(部),开办本科专业72个,有8个博士后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16个;有专任教师1200余人,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3万余人,其中博士与硕士研究生、外国留学生4500余人。 [1] 2017年9月,入围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
中国药科大学(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简称“中国药大”,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药学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中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之一。 学校前身系创建于1936年国立药学专科学校(本科四年制) [1]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高等药学学府。1952年,齐鲁大学药学系和东吴大学药学专修科并入学校,成立华东药学院。1955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56年更名为南京药学院。1986年与筹建中的南京中药学院合并,成立中国药科大学。 截至2015年12月,学校全日制在校生15449人,其中本专科生11749人,研究生3491人,留学生209人。地处历史文化名城南京,现有玄武门、江宁2个校区,占地近2200亩。建筑面积50余万平方米。
南京大学(Nanjing University)简称“南大”,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百年名校。位列首批国家“双一流A类、211工程、985工程”,入选“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九校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环太平洋大学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和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成员。 [1] 南京大学是中国第一所集教学和研究于一体的现代大学,其学脉可追溯自孙吴永安元年(258年)的南京太学,近代校史肇始于1902年筹办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历经多次变迁。1920年在中国国立高等学府中首开“女禁”,引领男女同校之风。最早在中国开展现代学术研究,建立中国最早的现代科学研究实验室,成为中国最早的以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文理为基本兼有农工商等专门应用科、集教学和研究于一体为特征的现代大学。《学衡》月刊的创办,使得学校成为中西学术文化交流的中心,被誉为“东方教育的中心”。1949年由民国时期中国最高学府“国立中央大学”易名“国立南京大学”,翌年径称“南京大学”,沿用至今。 [1] 南京大学是中国现代科学的发祥地之一,是哈佛大学白碧德主义影响下的中国“学衡派”的雅集地,被誉为“中国科学社的大本营和科学发展的主要基地”,是“985工程”首批九所高水平大学中唯一未合并其他院校的高校,坚持“内涵发展”,赢得社会“中国最温和的大学”之美誉。
南京农业大学(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坐落于虎踞龙蟠的古都南京,是一所以农业科学与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农、理、经、管、工、文、法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入选111计划、2011计划、863计划、973计划、千人计划,设有研究生院,是“双一流”农科联盟和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成员高校 [1] ,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 [2] 南京农业大学前身可溯源至1902年三江师范学堂和1914年金陵大学。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以金陵大学和原国立中央大学的农学院系为主体,以及浙江大学农学院部分系科,合并成立南京农学院。1963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4年更名为南京农业大学。 [2] 截至2018年3月,学校设有19个学院(部)、62个本科专业、3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4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7000余人,研究生8500余人。 [2] 校区总面积9平方公里,建筑面积74万平方米,资产总值35亿元,图书资料收藏量超过235万册,拥有电子图书1500余万册。 [3] 有7个学科在第四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进入A类,其中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农林经济管理4个学科获评A+,A+学科数并列全国高校第11位。
苏州大学(Soochow University),简称“苏大”,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全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2011计划”首批认定高校、 [1]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入选“111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学校前身是东吴大学,创办于1900年,最先开展法学(英美法)专业教育,是中国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大学之一,也是第一家创办学报的大学。1952年,东吴大学之文理学院、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南大学之数理系合并组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更名为江苏师范学院,在原东吴大学校址办学。1982年,学校复名苏州大学。其后,苏州蚕桑专科学校、苏州丝绸工学院和苏州医学院等相继并入苏州大学。 截至2018年2月,苏州大学有天赐庄校区、独墅湖校区、阳澄湖校区3个校区,占地面积3751亩,建筑面积162余万平方米;学校有十二大学科门类,9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ESI排名中国内地高校第22位;学校下设24个学院(部),有全日制本科生27011人,全日制硕士生9903人,在职专业学位硕士3713人,全日制博士生1804人,临床博士1899人,各类留学生2598人。 [2-4]

        苏州浒墅关经济技术开发区始建于1992年9月,1993年12月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2007年开发区机构升格为正处级建制;2009年4月,开发区区划范围调整,东至京杭大运河,南至枫桥街道,西至绕城高速、通安镇,北至浒光运河、通安镇,总面积约36.5平方公里。2013年获批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域不变。2013是苏州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常住人口5万多人,流动人口8万多人。开发区位于苏州古城西北郊,在高新区的北部。东邻京杭大运河,西至绕城高速,南至枫桥交界,北至浒光运河、通安交界。拥有312国道、京沪铁路、沪宁高速公路、沪宁城际铁路浒关站等便捷的交通和京杭运河、江苏大阳山国家森林公园等自然资源。

       建区以来,开发区依托312国道、沪宁高速公路、京沪铁路、京杭大运河等交通优势和阳山、大白荡等真山真水的自然资源,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00多亿元,引进、兴办企业500多家,注册外资45亿美元,注册内资100亿元人民币。2002年,开发区抓住苏州城市区划调整契机,实施了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建设奇迹。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和海关保税物流中心从建设到封关运作都创下了“百日奇迹”,动迁农户9000多户,开工建筑面积800多万平方米,引进中外企业350多家。学校、幼儿园、老年公寓、敬老院、社区服务中心、卫生服务中心、党员服务中心、残疾人服务中心、非公企业活动中心等社会服务设施配套齐全。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等分别以年均55%、70%的速度增长,产业结构从较单一建材、化工,发展成以精密机构、新型建材、电子资讯、精细化工、物流仓储等四大支柱产业。形成了以国家级出口加工区为中心,北有阳山花苑动迁居住区,南有大新科技园,西有阳山科技工业园、大阳山国家森林公园、阳山环山绿化景观带,东有出口加工区商贸服务配套区、维德工业城、大白荡城市生态公园、高新海关保税物流中心、浒通片中心商贸区、大运河明清风光带等的全新开发格局。

        近年来,开发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转型升级,所建立的苏州东吴博物馆被苏州市委宣传部授予“苏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苏州市教育局授予“中小学历史文化教育基地”。市委书记蒋宏坤对东吴博物馆的建设高度重视,并作了“发展文博事业,提升社会文明”的题词。与此同时,开发区加大对环境建设力度,区域实现了绿化、美化、亮化要求,群众百姓人居环境得到了全面提升。 

评论

全部评论

  • 园区回复
暂无评论
还可以输入150个字
感谢您的留言

3s后自动关闭